这日风和日丽,晌晴的天空中万里无云。一个八九岁大的少年郎将一只扑腾着的蛾子偷偷放在了前面小女孩的肩膀,只见小女孩淡定的一抬手将蛾子挥到地上,瞪了少年一眼,继续专注的看游记。少年郎反被气得跳脚“崔七娘,你哑巴了之后整天除了看书就是刺绣,你倒是来揍我呀!”
崔璎的爷爷老忠定候一生征战沙场,军功卓著,在一场与北狄的战争中殉国,留有三子一女,崔大爷,崔二爷和崔三娘是嫡出,只崔三爷是庶出。崔璎的父亲正是排行第二。
现在侯府中当家的是崔璎的大伯,忠定候崔宁枫,只做一承爵的富贵闲翁,生有一子一女皆是嫡出,分别是崔大郎与崔六娘。崔二爷官居抚远将军,子承父业统领三十万西北军,育有三子一女,分别是嫡子崔二郎,崔四郎,崔五郎和小庶女崔七娘。
崔家三叔是庶子,负责为家族打理庶务,生有一嫡子二庶女,分别是崔三郎,崔八娘与崔九娘。其中八娘和九娘乃是一对双生子,只比崔小七小半岁,崔璎的姑姑崔三娘则是嫁给了当朝太子成为了太子妃。
崔二爷家的崔二郎已经领了差事,在羽林卫中任职,四公子在国子监中读书,只有五公子年幼,比小七大一岁,尚常在后院招猫逗狗与崔小七从小打到大。
侯府虽并未分家,但四郎在国子监读书,每月只三次旬休时回家,二爷不在家时公主常带着五郎和小七居住在公主府,每月三次回侯府向老太太问安。崔二郎夫妻则常住侯府替公主尽孝,每三日来公主府中向公主问安。
崔小五是嫡出幼子,自然得老夫人偏疼,崔小七却是家中唯一的女儿,更被安宁公主亲自教养,眼珠子一般疼宠,两人各有靠山,以前常常斗的不亦乐乎。
但崔小七现在换了芯子,怎么可能每日和一个七八岁的小屁孩瞎胡闹,因此常常看书刺绣打发时间,这可闷坏了崔五郎,说好的一起做混世霸王结果你自己放下屠刀循规蹈矩去了,那可怎么成,因此总想招惹崔小七逼她现出原型。
可每每被崔小七看傻子一般的目光一盯,就有些恼羞成怒的意味,常常被气的跳脚。周橙橙再次庆幸自己选择了装哑巴,不然让她和一熊孩子吵架可比刺绣还要为难她一百倍。
崔五郎正气鼓鼓的往外走,遇到一个圆脸嬷嬷伴着安宁公主款款而来“五郎,你是不是又招惹妹妹!”安宁公主叫住崔五郎问道。圆脸嬷嬷是公主陪嫁的奶嬷嬷,名唤娄氏。娄嬷嬷忙笑着打圆场道“公主也别气恼五少爷,七小姐自伤了嗓子后一直闷着不爱动,五少爷与她玩闹说不定反对病情有好处呢。”
看着面前眼神黯淡下来的母亲,崔小七起身抱住母亲的腰,鼻间传来好闻的淡淡檀香。人非草木,安宁公主真心疼爱崔小七,每日衣食住行无不亲自过问,精心安排,甚至因为小七的病症自己没事就看医术,还在公主府中修了一座佛堂每日参拜,为了治好小七的病可谓是科学迷信两手抓。
两年过去,她也真心将崔氏当作了娘亲,比对宋氏还要亲近几分。安宁公主摸着崔小七圆圆的脑袋,语带疼惜“小七去梳洗换衣,今日你四哥旬休,我们一起回侯府陪祖母用饭。”四哥回来了!小七眼神一亮,抬头扬起一个灿烂的笑脸,拉起身边的大丫头粉桃雀跃的跑去换衣。
府中除了安宁公主与宋氏,崔小七最喜欢的就是四哥崔琰。原因嘛,颜控当然是一方面,公主貌美驸马应当也是五官英朗,至少自家三个哥哥都眉目英挺,修长挺拔。
但崔四郎又不同了,他专挑父母的优点继承,出身高贵自不细说,小小年纪就斯文俊秀,风度翩翩,偏还才学出众,聪颖好学,和当朝阁老贺大人的幼嫡孙-贺谦并称为京城双璧。崔四郎还颇为疼爱她这个便宜妹妹,每次旬休回家不是给他带外面好吃的零嘴就是带她爱的山水游记,志怪话本。
崔四郎正下学回来,一身寻常的白色国子监学生服被他穿的说不出的风流俊逸,才十三岁的年纪个子就赶超了安宁公主“儿给母亲请安。”又转头摸了摸换好衣服的崔小七的脑袋道“小七又长高了!诺,野陵先生的新话本四哥给你寻来了。但你要答应四哥,可不许再夜里偷看,没得小小年纪看坏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