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桌是海河门区哪个村的,离市内很远的地方,她一般一个月回一次家,我没有城市和农村的偏见,可能那时候的我还没学会和陌生人怎么好好的沟通,或是我们的世界观完全不同,反正和他交流有些费劲,大大小小的摩擦总是免不了发生,终于有一次午饭后的争执后,她哭了,哭得很伤心,弄得周围的人都看我,我有点尴尬,不知所措。我说要不这样,我们换座吧,就这样我们坐了2个月就无疾而终了。我找到了善解人意的李维维,因为我看见她的第一面就对她印象特别的好,而且我断定她一定会答应我换座,这时我们在高中遇见后的第二次对话。我对李说:“我现在遇到一件麻烦事,就是和现在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吕同学做不了同桌了,说话说不到一起去,可能是我的问题,说话不怎么着人听,咱俩能换一下吗?”李闪闪明亮的大眼睛,笑着对我说:“可以啊,咱们换吧!”我一下抱起娇小的她,对她万分感谢。然后一起去找老师说我还是看不见黑板,想再往前调一下,老师说好。就这样我去了第二桌,遇见了我第三个同桌纪丹,这个同桌一直和我坐到最后的高考,我很喜欢她,喜欢她的豁达,喜欢她的随和,喜欢她的聪明,她的善良和聪慧让我终身难忘,虽然从高考过后我们已经20多年没有联系了,我仍想有一天当我们见面的时候跑上前抱抱你,然后道一声:老同桌,你还好吗?我很想你!
第3节朋友
阳光、午后、独处,打开以前的日记本,它,轻轻的滑落出来,它写于2000年,,距离今天已经有20年了,泛黄的纸页,褪色的字迹,读完后我泪流满面,原来她一直以她的方式在我身边,从未离开......
刘淼是我初中的同学,她那时在我们这些同龄人中是佼佼者,很多同学都追随她,就像一个小团体,而她就是核心,看着她们这帮女孩子一起出去玩、看电影、冒险、开party,感觉她们活的很充实和精彩,而我却永远不属于她们那个圈子,就像一个旁观者,用一双欣赏和羡慕的目光一直默默的追随着她们的欢笑和打闹。在我的心里,她就像我的一个目标,我要努力变得和她一样优秀,也许成为她的好朋友在我的心里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了3年。高中我们考到了一个学校,我似乎变得有一点优秀了,似乎可以有资格和她做没有了吧。
她选择了理科班,她昔日的朋友都各奔东西了,她们的圈子就这样散了,也许她是一个时刻需要朋友陪伴的女孩,这时候我出现了,我们互相鼓励,互相关心,不知不觉中,我们成了朋友,我知道从此以后,我们会相知、相助、相依靠的走过今后的风风雨雨......
暑假,我有幸去她家玩,一个很小很小的屋,而且光线很不好,黑乎乎的,一个小小的阳台,三口人挤在一起生活起居,可以用一贫如洗来形容吧,和她往日的乐观向上的阳光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许这就长辈们所说的寒门出贵子吧。那天走出她家,骑着自行车我的心里很沉很沉,年少的我对自己发誓,以后有出息了,要给她买一栋又大有宽敞明亮的房子。
圣诞节,下课去厕所回来,看见桌子上放着一张卡片,那时一张发了黄的一张老照片,图片上是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下面写着一段话:有一种人不但可以做朋友,而且一辈子都不厌倦。一股感动和暖流瞬间涌上心头。
她成了我心灵的一寄港湾,在我累了、倦了、委屈了、伤心了的时候,从此有了可以停靠的地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