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言开了几个小时的车来到一个依山傍水的小镇。小镇宁静祥和,空气里充满着泥土、花草、和阳光的味道。五柳先生曾写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意让人沉醉。有几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身影在梯田里与水牛为伴,辛勤的开辟着一块属于自己的果蔬天地。
宋子言绕过几道弯,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一座盖着茅草的瓦房面前。瓦房不大,却充满生活的气息。进门是一个小院,院子左边门口驻扎着一窝鸡鸭,院子中间是块空地。再进去便看到左边有个茅棚:茅棚靠着一堵墙,顶部是一个玻璃顶,用茅草盖着;茅棚另外三面没有遮挡:茅棚下有个坐台,坐台上放着一套中式茶水盏;茅棚左边是一个秋千,用藤蔓缠着,秋千不大,刚好可纳两人。院子右边是一块不规则的蔬菜地,里头种了约莫七八种蔬菜。屋里的人大约是听到了外面的动静,一个约莫四十多岁,体型丰盈的中年妇女围着围裙,手上拿了一把锅铲出来查看。看到宋子言的一瞬,她立即展开了笑颜,热情的招呼道:“小言,你回来了!”
宋子言看着她,微笑着喊了声:“姐。”
中年妇女将他引进屋内,屋内陈设未变,还是当初他离开时的模样。
中年妇女看他呆愣的模样,笑着说道:“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很熟悉?”
宋子言嘴角含笑,眼底露出一份感激:“谢谢。我原本还以为…”以为会旧景不在,物是人非。
中年妇人笑而不语,走到房间拿出一本存折递给他。
宋子言不解:“这是…?”
中年妇人道:“我知道你当初是怕我无处可去,才好心收留了我。我又怎么能不知好歹,真把这屋子当做自己的。这两年你不回来,我就当帮你管家了。房子啊,还是自己挣钱自己买安心、踏实。这些钱就全当我的租金。你也知道,姐啥本事都没有,这些钱都是我替人打零工挣的,你可千万别嫌少。”
宋子言推拒:“姐,您客气了。这里我平时也不怎么回来,空着也是空着,您住进来还给它添了点人气,我还要感谢您呢。”
妇人却道:“两码事。这钱你要是不收我今天就搬出去!”
宋子言见她态度坚决,知道自己无论再说什么也无法改变妇人的决定,便收起了存折:“好吧,我收下。谢谢姐。”
妇人看他收起存折,这才问道:“我听山下一些年轻人说你最近遇到了点麻烦?”
宋子言微微一笑:“没什么,圈子里常见的事,过段时间就好了。”
虽然他说得如此轻描淡写,妇人却没有忽略掉他说这话时嘴角的那抹苦涩:“好了,既然你不想说我就不问了。正好,你有口福。我刚好在做一道新学的菜式,你来帮我参谋参谋。”
宋子言笑答:“好。”
这栋房子是宋家的祖宅,宋子言很小的时候经常跟着宋爸宋妈一起回来,后来全家都搬去了城里,这里就一直空着了。再后来听说要开山开路,爷爷就把这里的土地卖掉了。可不知为何,那个项目一直没有动工,之后便没了下文。宋子言进入演艺圈后,用自己的积蓄将房子和土地买了回来。但因为工作太忙,宋子言极少有机会回到这里,这栋房子也就一直空着。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路边遇到了无家可归的妇人,便把这栋房子借给了她居住。
妇人往桌上上了一盘黄橙橙的东西,宋子言夹了一口放进嘴里,舌尖顿时充满酥脆软糯的鲜香。
妇人一脸期待的问道:“怎么样?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