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回,荣府过中秋,预备在山上赏月,所以众人来到山脊上的凸碧山庄。
众人围坐,一张圆桌,还空了半壁。贾母感叹说:“常日倒还不觉得,今日看来,还是咱们的人也甚少,算不得什么。想当年过的日子,到今夜,男女三四十个,何等热闹!今日就这样,太少了。”
七十六回,“贾母看时,宝钗姊妹二人不在坐内,知他们家去圆月去了,且李纨凤姐二人又病着,少了四个人,便觉冷清了好些。”
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是暗写抄家。这一回在抄检之后,而且人少,冷清,所以,这是写曹家抄家之后的境况。
1728年,曹寅妻回到北京,住在“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房屋十七间半”,同行的人有“家仆三对”。
这一回,书中列名的人物不少,但不过点一下名,有语言动作描写的,只有贾珍、尤氏、邢夫人、贾赦、贾政、王夫人、鸳鸯。大致符合家仆三对。
宝玉、环、兰三个人,虽然作诗,但是,诗却没有。这三个人是在在与不在之间。
月圆时,众人饮酒赏桂花,“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贾母“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坠下泪来。”“众人彼此都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意。”
因为抄家,所以每个人都有“凄凉寂寞之意”。
过中秋节,写食物,贾珍送来了月饼西瓜,“月饼好,西瓜看着好,打开却也罢了。”“贾母又命将罽毡铺于阶上,命将月饼西瓜果品等类都叫搬下去。”“将自己吃的一个内造瓜仁油松穰月饼,又命斟一大杯热酒,送给谱笛之人。”
写来写去,只有月饼西瓜。
“鸳鸯拿了软巾兜与大斗篷来”,布兜,斗篷,加上铺地的罽毡,对比前文,一扫华贵气象。而且中秋节就需要头巾和斗篷,更像是北京的气候。
凸碧山庄,凸碧,音同秃壁。抄家之后,家徒四壁。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