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红楼-绸缎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绸缎(1 / 2)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下谕:“缎库之绸薄而丝生,即如外边所售者……再,新织造之缎粗糙而分量轻……”

绸和缎都质量差,不合格。

《红楼梦》里,也写了这事。四十回,贾母陪刘姥姥逛大观园,看见潇湘馆的窗纱旧了,贾母就此给众人上了一堂丝绸知识课,最后说:“如今上用的府纱也没有这样软厚轻密的了。”

“凤姐忙把自己身上穿的一件大红绵纱袄子襟儿拉了出来”,说了一句:“这个薄片子,还说是上用内造呢,竟连官用的也比不上了。”

上用,就是皇帝用。内造,就是内务府造,具体就是由内务府下属的江宁织造所制。皇帝用的纱怎么造成了质量不好的“薄片子”呢?是曹頫能力不足吗?

因为雍正的谕旨,内务府进行了调查,结果是库房中一共有二百九十匹丝织品不合格,其中苏州织造所送上用缎一百十三匹,官缎五十六匹,曹頫送上用缎二十八匹,官缎三十匹,杭州织造两种共有六十三匹不合格。

算起来,三个织造中,苏州织造不合格最多,曹頫不合格最少。雍正皇帝一上任就抄了苏州织造李煦的家,继任的苏州织造是雍正的连襟胡凤翚,他的妻子同雍正的年贵妃是姐妹,都是年羹尧的妹妹。

不合格这件事的处理结果是,曹頫和孙文成罚俸一年,并补赔。胡凤翚在雍正四年三月被解职后,又因为受年羹尧案的牵连,同妻妾一起,上吊自尽。罚俸一年并补赔,曹家又损失了一笔钱。

雍正四年,三个织造都生产出了大量不合格产品,为什么呢?

康熙六十一年,雍正下旨停两淮盐政解往每个织造府的织造费用八万五千一百二十两。已领的需要退回。也就是,下拨的织造费用减少了。

雍正二年,曹頫在奏折中写:“窃奴才前以织造补库一事,具文咨部,求分三年带完。”“只知清补钱粮为重,其余家口妻孥,虽至饥寒迫切,奴才一切置之度外,在所不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