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其他民族统治之下,也有可能开创繁华盛世,使人民安居乐业。所以,不说重建新天,而是说补天。
战争的代价太大。
孔子讲“仁”,仁者爱人,爱天下之人。孟子讲“民贵君轻”,谁做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民安乐。所以,补天,完全符合儒家思想。毫无疑问,所有读圣贤书的儒生,都会认同支持补天的想法。
问题是,满族人怎么想?
如果鼓励民族平等与民族融合,那么,满族这个民族就会消亡不见。像是曾经的鲜卑族。
如果施行蒙元时期的民族政策,有一天,中原无法立足,满人还可以退回东北,过原本的游牧生活。
清朝统治期间,东北做为龙兴之地,始终被保护起来,禁止汉族人进入。而且从入关起,满族人绝大多数都生活在北京城,同汉族人在地域上隔绝开来。
很明显,至少在入关时,满族人不希望自己的民族消失。也就是,他们原本倾向于蒙元时期的民族政策。
但是,清军入关不久后,清朝就进入了康乾盛世,满族也逐渐地汉化起来。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说,有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最终促成了这样的历史走向?
再回到女娲补天的故事。非常有趣的一点是,补天的女娲是女性。而《红楼梦》开篇,作者自云,写书是为了“亦可使闺阁昭传”。
那么曹家的闺阁与清朝的补天安民,有什么关系呢?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