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红楼-好文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好文章(2 / 2)

为什么顽劣叛逆少年到了十七八岁,写了令父亲对他改观的一篇?而这一篇文章又好在哪里呢?

回到《风月鉴》这一本书。书的大部分篇幅用来写嫣娘集齐十二个美人的过程,写中解元,写受父母宠爱,这都可以用意淫来解释。

唯有许富春的死很奇怪。人物原型当然早夭,但是曹甬为什么不在他的书中,让他最爱的女人一直活下去呢?这样才符合意淫。

在书中,因为许富春的死,嫣娘悲伤过度,一病不起。女子们担心他,照顾他,为他流泪,最后引出嫣娘一番“情”论。

“凡钟情的溺于情,为情溺了,却不是善于钟情了。”

这里有两个概念,一是钟情,一是溺情。“情”是天生,天生情感丰富,敏感。钟情,专注情感,尤其是指爱情。这里的钟情不可能是钟情于某人,而是钟情于情感本身,看重感情,不理会世俗的功名利禄。

溺情,这个概念参考曹宣与曹頔的故事,也很容易理解。就是完全沉溺在爱情世界里,放纵情感,无所顾忌,最后违反法律道德,千夫所指,只剩死路一条。

善于钟情,就是爱情合乎礼法,不对人对己造成伤害。许富春的原型人物是他的嫂子,她的死代表着曹甬对不伦爱的摒弃。

书的结尾,嫣娘“日日同引香诸人啸月嘲风,优游自乐,又起个别号为“大觉先生”。他只同自己的妻妾谈恋爱。

至情至性的曹甬从叔叔与兄长身上,吸取了教训,立志做一个相对合乎礼法的人。这就是《风月鉴》这本书的立意所在。

在连续失去两个儿子之后,曹寅看见曹甬这一篇文字,当然深感欣慰,自此,对这个儿子完全改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