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恩,同恩。”胡万春也就必须陪着客套。
“我云熙宗只是江南道的修行门派,江湖上名声不响。”池田更加谦逊。
“哪里?哪里?贵宗名声在外,胡家高攀了。”
胡万春说的是实话。
胡家在琅琊郡是经商世家,因明哲保身的家风传承,与官场若即若离,也与江湖中的修行人士素无来往,属于闷头做生意赚钱的主。
但时下世道风气渐恶,胡家再想闷头赚大钱就有些困难了,这些年,官府的盘剥和江湖上的敲诈己越来越多,十之有五,都被这些刮去。
而几个月前,陈七的出现,解决了胡家的这个问题。
尽管池田说云熙宗在江南道都排不上号,但对于江湖上来说,云熙宗的底蕴深厚,绝对不是一股可以小觑的对手。
特别是最近十年,出了一个陈七,更是名动天下,传闻,天下成圣之修真之人不会超过十人,而陈七位列其中。
在官场,修行宗派也是一股力量,能拉笼的尽量拉笼,不能拉笼的,千万别去招惹,除非你的能奈可以压制住。
那何况民间平头百姓?
在传出云熙宗传奇人物陈七收胡家小子为徒之后,胡家在瑯琊郡的名头和地位己经遥遥直上。
当地官场再也没有为难胡家,江湖术士隐隐还有巴结之意,谁还敢招惹胡家?
胡万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春是真的佩服老爹的眼光,不是谁都有愿意掏出几万两银子出来的心胸。
这几万两,可是胡家五年以上的收成。
现在看来,这钱花的值。
不谈胡义那个小浑蛋能不能修成正果,就是目前这颗背靠的大树,胡家怎么算都不亏。
胡万春此行,一是来看望儿子,二是来再加深与云熙宗的关系。
“这个是家父在前几年从云贵府购得的两样东西,听人说这是江湖中的物件,我们平头百姓,用不上,所以家父让我给带来了。”
说完之后,胡万春从随行的箱子里,掏出一个包裏和一本被层层包裹着的书籍。
池田己有愧色,哪里还敢再收。
“不可!不可!”
“掌门不必客气,这些东西放在我们家就是一个摆设,放在贵宗才能物有其用。”
胡万春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两个包裹。
那本书是一本古籍,池田是识得的。
《五洲道德经略》
相传,这是上古先人李宗的心血遗著。
而李宗就是道家始祖,上古之大圣贤者李聃的儿子。
李聃著《道德经》传世。
李宗著《五洲道德经略》遗世。
千年以降,李氏父子的著作都己失传。
这《五洲道德经略》不论是原著,还是临摩本,都是孤本,贵不可言。
另一个包裏打开,是一块幽黑的石头,石头表面油光锃亮,透露出一缕缕淡淡的灵光。
池田认不出这个,但从石头里往外渗出的幽蓝,他也知道,这样东西非寻常宝贝。
“这两样东西放在我胡家,是祸不是福,我们留不住这样的宝贝,还请云熙宗留下。”
是的,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这样吧,我云熙宗一个月以后有一个比武大会,你们胡家派二十个年轻后生来我们这里,我让几位师兄看看,能不能留下几个做我云熙宗的弟子,至于最后能留下几个?留下谁,就看他们的机缘。”
这是意外之喜,胡万春赶忙上前作揖施礼。
两样宝贝换几个家族修真者,这又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尽管那两样宝贝价值连城。
至于胡家最后留下多少族人,这些族人以后的故事,还有他们与胡八的故事,总归有气吞山河的画卷,这是后文,此处按下不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