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兆林“皇上,臣以为,二王爷为了百姓安慰置自己的安危不顾此乃深明大义,虽信二王爷有应对自报之策,但身份尊贵,由不得不担心彦阴的人做不利之事,还请皇上尽快下令调援兵相助!”
“朕自然不会让谋儿孤立无援。”
廉靖远“皇上,敕平的人马有二十万,如今二王爷只身范险,群龙无首,且如古大人说说,彦阴的人也靠不住,二王爷一日不回便一日危机重重,臣以为,既要尽快派人接应,又要加快墩川运粮的速度,墩川赫尔敕平两地的储粮不足可从别处运,王爷的命才是最重要的,切不能如二王爷所说,拖延时间,惹怒了彦阴的人,后果不堪!”
“朕明白,如廉相所说,萧稷,真派你去彦阴接应你二王兄,最重要的事护住你二王兄的安危!”
“是,父皇,儿臣早点好兵马,定会平安救回二王兄!”
下了朝,萧稷急匆匆的外往走,准备立即出发,廉靖远跟在他的后面疾走几步跟上了他“三王爷,请留步!”
“廉相,有何要紧的事?”
“三王爷点了多人人马?”
“彦阴已有二十万兵马,本王此次便知道了一万轻骑!”
廉靖远顾左右之后,又悄悄的将他拉了几步提醒“二王爷手下的兵马,骁勇善战,二十万兵马自然对付彦阴绰
(本章未完,请翻页)
绰有余,可越是精兵强将,但跟着自个的主子久了,难免不会愚忠,二王爷与您的身份本就让人横生猜忌,王爷此次虽是奉旨前去,却不能确保人人明白王爷手足情深,臣以为还是带上三万精兵前去,除此,臣也会交代深儿全力协助王爷,王爷此行才能顺畅!”
“有劳廉相!”
廉靖远从未朝堂为任何以为王爷说过话,一向是中立的,向来都是别人向他抛橄榄枝,有意拉拢,也知道他公正忠心,不偏私,现在这番话明摆着是有意偏向萧稷,萧稷得到他的支持,更加如虎添翼,没有推辞的理由,谢过他之后,按照他说的又让韩岭点了两万的人马。
萧泰看廉靖远走远,才拉着萧稷评论起来“王兄,看来廉相心里也有一把秤,知道那边轻哪边重?”
“廉相一向心系天兴国,这话也未必不是为大局考虑,不过,本王还是很高兴,他能为本王想到这些,足以证明,目前为止,二王兄与廉琯深的关系并没有影响道他”。
‘二王兄向来脾气大,难以让人琢磨,廉相也值,就算他站在他一边,将来廉琯深也未必能继承他的相位,而你就不一样了,你比二王兄重情重义,他心里明白。”
“但愿如此,只不过,廉相的心思比二王兄更加难懂,除了父皇,怕他的心思都在国事之上,不管怎么说,本王做好自己的,总没有错!”
“自然是!”
淑熙宫内,慧妃听了萧乐谋的事之后夜不能寐,白日也没有胃口,一直担心他的情况,虽然萧乐谋只是他的养子,但她早把他当成了自己的荣辱,也萧乐谋对她比对皇后这个生母更亲近,萧乐赢也担心北漠的战况,但看着慧妃坐立不安,只好安慰完自己又来安慰她“母妃,二王兄肯定不会有事的,您这样不吃不喝,二王兄知道了肯定会心疼的,父皇已经让三王兄前去接应了,您就放宽心吧!”
“本宫如何放心,他现在在彦阴的人手里,谁知道彦阴的人会对他做什么,他怎么这么傻,就是几百条人命也顶不过他的重要啊!”
“您别这么说,二王兄此举大义,父皇对他感叹尤嘉,说以往还觉得二王兄为人凉薄,却没想到这么仁厚,将来必是明君!”
“真的,你父皇真这么说了?”
“当然,我刚才亲耳听父皇如此说给胜公公的!”
“明君,那你父皇的意思,谋儿是他心中的储君了?”
“这么,我也不知道,但是二王兄此举的确如父皇所说,是爱民如子……”
慧妃听到这里,总算觉得不幸中有些欣慰了,虽然依旧担心萧乐谋,却也更加笃定萧乐谋这么做,是有万全之策的。
才刚刚有所缓解,张嬷嬷又急急的向她来报“娘娘,不好了,听说二王府现在已经乱成一锅粥了,这次连王妃都吓坏了,更别提几位夫人了,大家知道王爷的处境,除了哭都不知道该做什么了,娘娘,您要不要去看看?”
慧妃恨这些女人晦气,萧乐谋还没怎么样就哭起来了。生气道“谋儿为了百姓才置身险地,此举大义,哭什么哭,也不嫌晦气!”
“母妃,二王嫂他们也是关心王兄,您就别生气了,待会我去劝劝她们。”
“我这里也不用你陪了,你这几日就去王府吧,帮你王兄将二王府打理好,等着他回来!”
萧乐赢点点头又安排张嬷嬷好好照顾慧妃,才不放心的离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