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虽是太监,但是武道天赋极高,再加上皇室各种资源堆砌之下,如今此人的修为已经深不可测,并且,最难能可贵的是,此人对于皇室忠心耿耿。
而对于建元帝周尚文来说,太监冯斌,是与他一同长大的好友,两人之间关系极好,亲密无间,宛如是亲生兄弟。
而冯斌也不同于那些寻常的近臣,他虽然贪财,但是却贪得有限,只是为了养活自己手下那帮人,而且他其他方面,他从来不追求权势,也很少出言干涉建元帝的决断。
这样的太监,在历史上都是很少见的,虽然是太监,但是他却总给人一种心中有大志,不屑做哪些事情的感觉。
但是不管如何,因为他的这种风格,就连那些最喜欢怼太监的文官们,都懒得理他。一方面是因为他本人做的不错,另一方方面,人家毕竟和建元帝本人关系很好。
此时,这个整个大离与皇帝最亲切的人,正站在建元帝身旁,低着头,一脸恭敬地说道:
“恭喜陛下,距离大业又近了一步!”
建元帝脸色有些无奈,他一直将冯大伴视为好友,但是这家伙性格却太过认真,即使没有外人在,还是这种态度。
“好了好了,你也不用这样恭维我,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什么大奸人呢!”
“只是对付一帮老不死罢了,顺其自然就行,我们周家从来都没将视线放在过那些蠢货身上。”
冯斌闻言,脸上也露出一点笑容,随后瞬间消散,依旧保持着一脸恭敬的模样,委婉的劝诫道:
“但是陛下,虽然是为了大离的伟业,但是,毕竟是人族圣人定下的规矩,人口贩卖的事情,还是少做为好,要是捅出去了,对于大离的状况也不好……”
冯大伴说的非常委婉,因此建元帝也装作一副一脸茫然的样子。
“大伴,你在说什么啊,我可是完全听不懂,你说的什么人口贩卖,那不是严嵩然家傻儿子干的事情吗?”
是的,建元帝早就知道了严嵩然的小儿子是个什么货色,也知道他正在从事人口贩卖的生意,所以今日之事,其实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见到建元帝又装傻了,冯斌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无奈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地说道:
“不管如何,此事事大,还请陛下小心行事!”
建元帝并不是那种不听劝的人,听到冯斌的劝告,也点了点头:
“知道了,大伴,这件事情自然是极为重要的,在事成之前,我会小心行事的!”
冯斌无奈地看着建元帝,不知道他到底听进去多少。
建元帝也是一直那副笑嘻嘻地样子,即使是与他相识多年的冯斌,其实也已经不太清楚他脑子到底在想什么了。
不过,有些事情他却十分清楚,作为自幼与建元帝周尚文一起长大的太监,他很清楚这个外人眼中的大离皇族周家,到底有着怎样的过去,也很清楚,建元帝此刻所做的一切,其最终目的有究竟为何。
周尚文似乎也没有太多兴致了,皇帝的心思就是这样多变,伴君如伴虎便是说的如此。在这方面,这位武道修为极为深厚,同时还深受皇家信任的大太监,似乎也是如此,他就和其它所有的太监一样,需要不断地揣测主子的心意。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大概就是,周家轻易不会杀他吧。
冯斌看出了建元帝有些不耐,小声询问道:
“陛下,要移驾后宫吗?”
虽然建元帝并没有沉迷于美色,但是他也没有勤政到多年不会后宫,在这方面,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皇帝,也喜欢美色,后宫也有贵妃,但是都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
而他现在已经四十多岁,膝下子嗣虽然不多,但是也不至于血脉凋零。
目前为止,他一共有三个儿子——太子周璟瑜、二皇子周怀瑾以及三皇子周玒珏。
这三人年纪差别都不算大,其中以三皇子年纪最小。
而在这三人之中,大皇子和二皇子是由皇后和刘贵妃所生,二者都算是名门之后,而三皇子周玒珏的生母,却是周尚文从民间带回的民女,并没有任何背景。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毕竟大离朝早就过了那个外戚能够干涉内政的年代了,现在的这些文官们,也不会让这些外戚掌权,所以名门之后和民女其实区别也不太大。
但是到底还是有点区别的,毕竟名门之后代表有背景,有文化,而民女却容易让文官觉得没文化,先天收到歧视。
这种情况如果三皇子的生母还在世的话,可能会好很多,但是可惜的是,三皇子的生母杨氏,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因病去世了,将他养大的,是如今平阳公主周幼澄的生母楚贵妃。
这个地位就有点尴尬了。
并且因为三皇子一直才能都不太出众,所以大臣普遍是比较倾向于前两位继位的。
当然,国储之争是真的涉及到国家动荡,不能有丝毫大意,现在建元帝正值壮年,此事就思考国储之争,那基本上是多多少少脑子有点问题。
当然,虽然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但是不影响文官们悄悄准备,事实上,这帮家伙可是能够做到,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开始准备竞争皇位了。
永远也不要高估了这些文官们的节操,他们不要起脸来,那是真的谁来了都拿他们没办法。
当然,周尚文现在主要做的事情也不是和这帮文官继续打擂台,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只要他们不要太过分就好,就算他们过分了,至少杀了几个立威就不会过分了。
对付这些贪生怕死的家伙,周尚文简直不要太清楚。
在听到冯斌的询问之后,建元帝周尚文稍稍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道:
“不,不去后宫,大伴,你安排一下,过会儿和我一块去龙虎楼。”
听到“龙虎楼”这个名字之后,冯大伴的眼神闪烁,显然是被这个名字勾起了某些回忆,只是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低声道了一声“遵旨”,随后便低头退下。
随着冯大伴的身影消失在紫宸殿中,紫宸殿中再次陷入了宁静。
周尚文慢慢放松身体,姿态慵懒地坐在明黄色的凳子上,有眼神愣愣地看着半空之中,眼中似有雪花闪过。
不知过了多久,他缓缓坐正,抬起手,看向手心,像是想到了什么,低声叹了口气:
“唉,为什么,不来阻止我呢?”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点点的迷茫,可是随后,又立刻消失。
他想起了那一日自己在京城所见的老和尚,当时那位明明应该是看出了什么,但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不来阻止他呢?
周尚文这样问着自己,其实他的心中已经有了点答案,但是他却好像是不太愿意承认,似乎只要是他不承认,那么一切都还有挽回的余地。
似乎只要是他不承认,那么,这个世界就还没有黑暗到那种地步。
“所以说吗,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不来阻止我,明明只要随便来个人就好了,可是,为什么没有呢?”
空荡荡的大殿之中,周尚文发自内心的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本章完)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