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了十一扇门,三轮电瓶车再也装不下其他东西。反正离家也不远,林尘便直接上车往回送一趟。
雨还没停,林尘担心打滑,就没开去施工地点那边,直接停在广场侧面,冒着雨把门板搬下车堆放在地上。
这种分体式的雨衣还真是不错,干活方便,也不容易进水。有机会要多准备一些。
时间还早,林尘也不做停留,继续开着三轮电瓶车外出。
这次选了那栋三层小楼的隔壁一家,这家也是三层的小楼加一个院子,格局和之前的一样。或者说,这一片区域都差不多格局。也不知道是商量好了,还是强制规定的。
第二家就没第一家好了,院子门是镂空的铁栏杆,二层和三层的卫生间也是磨砂玻璃门,院子里的厕所倒是扇木门。不过这样一来也有八扇门。院子厕所的门有点重,林尘差点就懒得拆了。
但来都来了,林尘也不去计较太多,一并拆下来搬上车斗。这时车斗还有空间,林尘便想着再拆三扇门,这样凑一车回去,也不费事。
于是出门转到第三户人家。
推开半开的铁皮院门,林尘发现这户人家正在院子里搭建雨棚,各个铁质的支架已经搭好了,地上铺放着等待安装的蓝色铁皮棚顶。
好东西!
林尘脸色一喜,首先想到的就是用这个铁皮来代替门板起作用。
如果可行的话,那么就太省事了。
于是林尘赶忙上前查看,可惜这种铁皮就真的只是铁皮而已。林尘站在上面,都能明显感觉到铁皮有弯折的痕迹。
“那么多的混凝土下沉的张力,怎么也会比我重的,这铁皮根本承受不住。”林尘略感惋惜。
继而想到,不知道木板门能不能承受住这种力道,“看来还得用竹竿或者木材加固一下。”林尘心里暗暗记下。
没去管这些蓝色铁皮棚顶,林尘有拆下三扇木门,凑够一车运了回去。
跑完第二趟,才堪堪三点一刻。林尘大概估算了一下,每五米的分段大概需要用六扇到七扇门板的样子,内外两侧的话,加起来就需要十二到十四扇门板。现在已经运回来二十二扇了,再运一趟,就可以同时灌注两段围墙。
林尘毫不耽搁,卸下第二批门板以后,就再次外出了。
这次出来,林尘打算以铁皮的院子门为主,因为这种铁皮门都很高大,用来制作边框的话,应该会便于浇筑一些。
木质的房门也没有被放弃,林尘虽然暂时不打算运回去,但一来时间还有,二来后面可能会用上,不如先拆下来,有需要直接来搬运即可。
有电动螺丝刀在手,拆卸的工作很快,而且林尘只管拆卸,转下螺丝以后就任由门板自由落体,只要不砸到自己就行。这样一来速度就更快了。
并不是每栋房子都采用了铁皮制的院子门,更多的还是既美观又实用的半铁皮半栏杆的那种。因此林尘找了很多家,才终于拆够了十二扇院子门。
可惜的是,车斗最多只能竖着装下十一扇门板。
林尘便只得把第十二扇门板横着盖在其他十一扇门板上,并祈祷它不会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