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诚把纸片抽出来,正面印着三个大字:报到证
上面还有一排小字:高等学校毕业生统一分配工作
报到证,后来也叫派遣证,在当时决定着每个毕业生的命运。1993年,大中专毕业生还是管包分配的,这种制度延续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戛然而止。再过几年,他们就会失去天之骄子的身份,在东奔西走找工作过程中吃尽了苦头。而以前包分配的毕业生,则会发现铁饭碗不再牢固,下岗潮即将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冲击。
翻开报到证,左上角最醒目的位置印着自己被分配的单位。杨诚松了口气,一切都没变,还和记忆里一样。
他轻轻念出单位名称——绿城金笔厂。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个夕阳行业的地方性小厂,出了绿城就没人认识的那种,这些前缀无疑决定它失败的命运。
没几年,甚至英雄、金星、永生这样的国内巨头也会逐渐崩溃,破产的破产、重组的重组,勉强活下来的也是靠着卖库存、厂房和情怀为生。而绿城金笔厂这种小厂更是在时代的汹涌浪潮里被瞬间吞没,翻不起一丝浪花。
杨诚把报到证和毕业wen凭仔细地收好,又用床单将被褥和衣服包起来,剩下的个人物品装到手提布袋里。
他是雒阳河源县人,坐公交小半天就能到家,既不需要行李托运也不用坐火车,倒是方便的紧。
杨诚又从自己枕头里摸索了一阵,在夹层里找到了自己的所有存款,一共52元整,对小个青年说:“我去吃早饭,用不用给你带?”带饭在当时还不是那种整个宿舍嗷嗷待哺,却谁也不肯动弹,最终让1个老实人或者整体抽签决定谁去打包拎回来的情况。那时候大家还算是勤快,倘若有事走不开偶尔麻烦别人带一次饭还行,让别人带的次数多了自己就会不好意思。
“不用带,我也去!这好歹也算是在学校最后的早餐了,怎么能不去?”小猴一听就从床上蹦下来,对着镜子梳了梳头,又指着桌腿前的酒瓶说:“这倒是个麻烦,得找个纸盒子装下去。”
杨诚瞥了一眼酒瓶道:“不用,”从抽屉里拿了两个塑料袋挥了挥,“用这个装就行。”
“今天值班的楼管大爷可是个铁面无私的主,咱们拿马夹袋装,被他看见酒瓶可得挨骂了!”
马夹袋,这称呼可久违了。在93年中部地区塑料袋还是个时髦的东西,它一出现就迅速取代了超市的各种提篮纸兜,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杨诚朝着他比了下中指,“刚说完是最后的早餐,怎么还能怕大爷呢?”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再帮你重新认知下身份,咱们已经毕业了,完全可以横着走了。”
小猴突然神情落寞了起来,喃喃道:“是啊,我们已经毕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