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之舱-第十章:法律(二)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科幻小说>时代之舱> 第十章:法律(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法律(二)(2 / 2)

但是从模范城大狩猎开始,这种战法就失去了价值。对科学近卫军来说,最有利的环境反而是开阔地,在平原和海面上轰击敌人成为首选战术。科学武器让战术彻底变化,对此他也是个新手。

罗斯托斯以前组织旧人游击队,专门在隐蔽地方袭杀教会人员。现在他回顾破邪城战斗,也支持苏吉拉纳的观点,认为近卫军要避免巷战、丛林战、山地战,必须把敌人赶到或者引到开阔地作战。

阿迦兰仔细统计了战斗中所有武器的毁伤效果,提出把全军一次齐射所消耗的弹药称为火力强度,认为军事技术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火力强度。既然不靠人力取胜,人数就成为次要因素,火力强度才是根本。“别怕在武器上花钱,只要有足够的弹药,几万护教军都是肉靶子。”

吴昌文夫妻主持战俘审讯,从中了解他们在战场上的心理活动。大部分护教军人在接火五分钟内就发生心理崩溃,脑子里只想着逃跑。至于原因,一是看到战友身上变形弹造成的创口,二是不知道对方武器从哪里发射,无从应战。

吴昌文夫妇就此提出报告,以后再发生战斗,前十分钟要大量发射弹药,不惜超过总弹药量的一半,令敌人抵抗意志崩溃,四散奔逃,可以迅速结束战斗。

交通学主持麦斯欧德强调了机动性的重要。从第一仗开始,他们总以超过敌人几倍的速度在移动。无论进攻兄岛还是拿下良心岛,他们不顾大后方,全力投入进攻,原因就是不怕龟速行动的对手会反攻。所以不光火力本身,如何把它们快速投入战场也是胜利的关键。

沙欣当过旧军人,新旧两支军队的对比给他留下深刻的印像。“旧军队里有句话,筹饷难于筹兵,筹粮难于筹饷,筹运难于筹粮。不管多么强悍的部队,给养跟不上,几天不吃饭,就只能打败仗。如果让旧军发动天堂岛这种远征,怎么也得准备几个月时间。但是我们有铁路,有机动船,各种物资一旬就准备到位。外行只重视战场上的表现,我们这些当过兵的才知道后勤有多重要。”

然而,要评选对胜利贡献最大的人,人们众口一词地把荣誉送给小田雅子。她教出来的学生军信仰坚定、意志顽强、头脑聪慧。每次行动只要接到命令,都能迅速理清时间、地点、过程、敌我双方,自己制定计划,机动灵活完成任务。

尤其头几期学员,现在都是连排班军官。正是靠他们压住阵脚,带领师弟师妹步步为营,才取得胜利。彭志真一向认为如果爆发遭遇战,还得他们几百号老安全员出马,现在也彻底服了学生军。

奥德里奇这些年都在做同一个噩梦——所有专家一夕被捕,人类科学事业从此绝后。现在他终于可以踏实地睡上一觉。几千名后生都在为自己的理想而战,科学再也不愁后续无人。

由人去做,为人而做。他们在这条路上走出了第一步!

一场场总结会,一篇篇总结文章,科学官兵急于认清优势,以后再把它们发挥到极限。这场大总结的成果发表在《科学前沿》上,由朴运成写了前言。

“已经有人在悄悄议论,说近卫军不是勇士,不敢白刃格斗,只会躲在远处放冷枪。不,科学人的勇气不体现在这里。启蒙战争前,八年中有12人死于实验事故,18人死于围猎猛兽,5人死于野外资源勘探。造船厂共有7人遇难,每艘铁壳船上都有一条人命。修造一百公里长的铁路总共牺牲32名劳工,每三公里一个人。”

“所有这些牺牲才能换来我们对自然的控制,只有艰苦地战胜自然,才能轻松地战胜敌人。邪教徒既然不愿意付出代价改变自然,那就只能将血肉堆满战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