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和李东楚进了长安城,看着百姓们夹道欢迎,感受着群众的热烈氛围,李东楚眼眶都有点湿润了,没人知道自己在两辽的冰天雪地里是怎样生活的,一去三年,战场上卧冰爬雪,三九天冻得手都得放裤裆里取暖,这些都暂且不提,当兵吃皇粮的都是没办法的事情。想到这,李东楚扭头看了看策马同行的二皇子殿下,一滴滚烫的热泪从老脸划过。
主要是这位爷啊,当初李东楚是在二皇子出发后突然被通知出发去的两辽平乱,临出发的时候接到旨意面圣,一开始还以为是陛下担心自己冒敌轻进,没曾想到了宣政殿突然接到了一个重磅炸弹,二皇子在之前的军队里,而且还被打散了。
所以当李东楚一脸懵逼的在宣政殿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内心就已经崩溃了,二皇子,皇上二儿子,被打散了,死没死也不知道,活着怎么救,就算把乱军都杀光了,他们弄死一个二皇子就够本了啊,最起码二皇子被杀这事传出去,国朝脸面往哪放,难怪就跟自己说,这消息要是传出去,辽地非得打的和热窑一样,人脑子都得打出狗脑子来。
纨绔子弟出身的李东楚可不是什么善茬,祖传三辈五的马上功夫。李东楚他爷爷就是吃兵粮的,赶上叛乱去了前线,打到后来周围的弟兄都死绝了,李老头就混成了个四品官。也许该老李家发财,到了李东楚这,用了三十多年达成了他爷爷一辈子的成就,正四品忠武将军。
上过战场砍过人,实打实的军功升级,实在到政敌都挑不出毛病。如果不是遇到老刘,李东楚估计最多升到三品官,然后就可以等着下岗退休了,结果好死不死的接下了老刘这个差事,感叹着自己命苦,也纳闷这种差事为啥不找个名臣勇将去,非得把把自己顶上去。
李东楚心里正在骂大街,公廨里办公的大臣也在骂大街,李东楚在骂二皇子怎么就跑去前线,大臣们在骂李东楚这小瘪三怎么就走狗屎运接了这么个肥差,大臣们此时并不知道二皇子在军营中,所以一个个正疯狂的嘴炮,文臣还好,顶多就是枉为人子,彼其娘之。武将们都是一群大老粗,那才是嘴下不留情,你妈是个破鞋,你爸是个王八,一群老爷们骂的比老娘们都脏。
李东楚站在皇宫门口,攥着虎符的手此时像抱着一块烫手山芋,晃晃脑袋,无奈的牵着战马,一步一步向军营里挨,颇有一种现代人小时候考试没及格又快到家门口的心态。“时间静止在此刻吧!”老李内心疯狂呐喊。
时间没有按照李东楚的心意静止,好不容易挨到军营,擂鼓聚将,把皇帝的旨意宣布给众人,当然没提二皇子的事,军营里的校尉倒是都兴高采烈的,本朝国法无军功者不得封爵,好不容易等到仗打,光耀门楣升职加薪就等着这一遭了,当兵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死了风背,活着走运,卫武军这群货光棍的厉害,就是没人注意到李东楚那双生无可恋的眼睛。
“一个个都美吧,要是二皇子没救回来,别说军功了,弄不好还得掉几颗人头让皇上泄愤。”李东楚此时无比的腹黑。
还没等李东楚腹黑完,新圣旨到了,让李东楚到了辽地听辽地大统领秦燕开的节制,这下李东楚脸色更苦了,这么大个事还没自主权,到时候真要出了事,自己的脑袋可比秦燕开的好砍!
老李命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