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二年,适逢国家机关干部下海经商,有些人便抓住了这一机遇,迅速的积累了大量财富。
还记得水泥厂那两个混混吗!杨晓伟和赵楠。二人早就不在水泥厂工作了。
赵楠在城乡建设局,杨晓伟在养路段。
两人早已不满足站前旅店和录像厅的那些零星收入。允许下海经商政策伊始,便开始搜肠刮肚,迅速占领商机。
东关废品回收公司,天顺大酒店都是二人旗下的产业。
法人只有一个——商兰。
早几年商兰在家相夫教子,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眼看着杨赵二人野心勃勃,得陇望蜀,跃跃不可一世之际,便吩咐杨晓伟,自己要做废品回收站和天顺大酒店的法人。杨晓伟哪敢不听。赵楠不得已服从。
商兰聘请了一个高级财务主管,成立了财务部,将生意打理的井井有条,有章有节,杨晓伟和赵楠也不得不服。
二人也不想想,若商兰想插足二人生意,凭商兰心智,准备工作岂不下了太多的功夫。
杨家对商兰这个媳妇儿是十分的满意,因为杨晓伟这个刺头对商兰是言听计从。
二人生有一女叫杨念慈。
此商兰已非彼商兰。
她每日在天顺酒店办公,天顺大酒店是集餐饮、歌舞厅一体的娱乐场所,在宜州县城无人不晓,尤其是傍晚,歌舞升平,灯红酒绿。
废品回收公司商百发是商兰的父亲,这几处产业杨晓伟和赵楠都是合伙的,各占一半的股份,商兰负责整体运营,不管老板和员工都是每月按时发放工资。
有投资意向时,集体讨论,方可调动资金。
商兰做事公正,有理有据,杨赵二人也愿意当个甩手掌柜的,每月看下财务报表看看盈亏情况就是工作。
这些年,赵楠出谋献策,杨晓伟拍板定钉,二人合作的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