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读隋书-56、突厥反目杨广遇险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新视角读隋书> 56、突厥反目杨广遇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6、突厥反目杨广遇险(2 / 2)

杨广得到警报,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立即调转马头,原路返回雁门。好在刚走出雁门不远,很快就到达了。第二天,始毕可汗的几十万骑兵就呼啸而至,将雁门郡团团包围。雁门郡下属有四十一座城池,不到一天时间,就被突厥攻破三十九座,只剩下雁门郡城和崞县县城了。

突厥集中兵力,猛攻杨广所在的雁门郡城。杨广这次北巡,根本没有做打仗的准备,非战斗人员很多,军队战斗力不强,再加上雁门郡城不够高大结实,有些难以抵挡。

突厥兵把城池团团包围,一齐向城中射箭,箭如雨下,许多箭噼噼啪啪地落到杨广脚下。杨广是上过战场的人,此时也吓坏了,顾不上帝王威严,抱着七岁的小儿子杨杲痛哭不止。史书说:“目尽肿”,就是哭得两只眼睛全肿了,真够狼狈的。

可是,光哭解决不了问题啊!杨广擦干眼泪,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在这生死关头,大臣们也顾不上杨广爱听不爱听了,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萧皇后的弟弟萧瑀说:“守城要靠士兵,现在士兵们最怕的,是再去辽东打仗。陛下如果宣布,只要守住城池,以后再也不东征了,士兵们的积极性肯定会被激发出来。另外,赶快派人去向义成公主求救”。杨广点头同意了。其他大臣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杨广全都采纳。这个时候,杨广十分难得地做了一回从谏如流。

杨广根据大家的意见,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派人突围出去,联络义成公主,求她想办法让突厥撤兵;二是诏令天下诸郡,迅速发兵来救;三是尽一切办法,激励士兵坚守城池。这三条措施,还是很不错的。

为了激励士气,杨广放下皇帝架子,亲自去慰问守城将士,除了宣布以后不再东征以外,杨广还许诺说:“守城有功者,士兵可直接提升为六品官,并赐布一百段;现在有官职的,在此基础上累加。”将士们听了,欢声雷动,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杀敌。

诸郡长官接到杨广诏令以后,知道皇帝危急,不敢怠慢,纷纷出兵救驾。江都宫监王世充表现最为出色,他带领江都兵,日夜不停地向北急行军,一路上不脱甲,困了在草堆里歇一会儿,搞得蓬首垢面,而且一路上痛哭不止,显得对皇帝无比忠诚。所以,王世充后来得到杨广的信任,开始崭露头角。没过几天,路近的援军就赶到了,其中就有李世民带领的太原兵。援兵虽然不是很多,不能打垮突厥,但可以减轻一些城中的压力。

义成公主接到杨广求救信以后,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她给始毕可汗写了一封急信,谎称北方有敌人来犯,请他赶快回来。始毕可汗见雁门郡城久攻不下,大批援军即将赶到,如今又后院起火,只好撤军返回。从此以后,突厥与隋朝彻底闹翻了脸,成为敌人了

杨广雁门被围,整整三十七天,虽然有惊无险,但吃尽了苦头,受尽了惊吓,丢尽了面子,杨广心里窝了一肚子火。雁门解围以后,杨广带着十几万人马,狼狈不堪地回到了东都洛阳。

回到洛阳后,杨广想兑现诺言,给将士们论功行赏。可是,国库里已经拿不出东西来了,最后,只是象征性地奖赏了一千五百人,就草草了事。原来许诺的六品官也不给了,改为从九品。杨广失信,引起将士们的极大不满,暗地里埋怨皇帝不守信用,过河拆桥。

杨广带领的这些将士,可不是一般的军队,而是禁军,是负责保卫皇帝安全的。禁军将士们对皇帝不满,埋下了日后兵变的祸根。

杨广被围雁门,还不是最险的,最危险的是,此时天下已乱,大隋王朝风雨飘摇,人们都觉得应该改朝换代了。于是,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着一句谶语:“李氏当为天子”,意思是说,姓李的人要当皇帝了。

杨广听说以后,大吃一惊,这可是天大的事情。为了保住皇位,杨广就要毫不留情地朝姓李的人下手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