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贼作父”的大义公主
认贼作父,是一个很难听的贬义词,而北周的千金公主,就“认贼作父”了。千金公主原本与杨坚有着血海深仇,后来却成了杨坚的干女儿,被杨坚封为大义公主。不过,大义公主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而是为了大义,不得已而为之。
《隋书》记载,千金公主,是赵王宇文招的女儿,母亲是汉族人。她从小长于王府,生活优越,受过良好的教育,长大后熟读诗书,多才多艺,而且长得美貌,聪明贤惠。
公元577年,北周灭掉北齐,统一了北方。地处蒙古草原的突厥,因与北齐有关系,扬言要替北齐报仇。当时,突厥势力强大,北周又刚刚经历了灭齐战争,难以抵抗,于是,不得已采取和亲政策,答应让皇室之女,嫁给突厥可汗为妻。千金公主不幸被选中了,她当然很不乐意,但没有办法,为了国家利益,只好牺牲掉自己的青春和幸福。
当时,千金公主要嫁给的突厥可汗,名叫佗钵,已经是个糟老头子了。不久,佗钵得了病,眼看快死了,公主出嫁的事自然就被搁置下来。千金公主心里很高兴,认为是上天在眷顾她。
不料,佗钵可汗死了以后,新可汗沙钵略又派使者前来迎亲。当时,杨坚担任辅政大臣,他想借机把几个王爷召进京城除掉,清除篡位道路上的障碍,便热心地张罗千金公主的婚事。千金公主只得痛哭流涕地告别父母,踏上了遥远而陌生的北方之路。那一年,千金公主只有十七岁。
幸运的是,由于千金公主知书达理,贤惠美丽,沙钵略可汗对她十分尊重和宠爱,夫妻俩感情很好,千金公主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和生活。千金公主庆幸自己遇上了一个好丈夫,认为上天对她还是公平的。
没有想到的是,在千金公主出嫁后不久,北周就不断传来噩耗,先是她的父亲宇文招被杨坚杀害,并被夷灭九族,她的几个叔叔也随后被杀,紧接着,杨坚篡周建隋,几乎将北周宗室戮杀殆尽。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大灾大难,千金公主悲痛欲绝,日夜哭泣,哀求丈夫为她报仇。
沙钵略见爱妻遭受如此大难,自然十分怜悯,他对杨坚断绝进贡早就不满,又担心隋朝壮大于已不利,于是,沙钵略调集了四十万大军,南下攻打隋朝。不料,杨坚早有防备,将突厥打得大败。杨坚又派长孙晟实施离间计,挑动突厥内部火并,造成突厥分裂,许多人投靠了隋朝,沙钵略的统治出现了重大危机。
千金公主见请求丈夫出兵,不仅没有能够为自己报仇雪恨,反而使丈夫的地位岌岌可危,只好把国恨家仇压在心底,先帮助丈夫走出困境再说吧。千金公主是十分明智的,分得清事大事小。
千金公主暂时放下心中的仇恨,劝丈夫与隋朝息兵讲和,卧薪尝胆,以求东山再起。杨坚刚刚建国,要做的事情很多,也不想与突厥打下去了,于是双方和好。当时,表示和好的重要标志,是和亲。千金公主是北周的和亲公主,与隋朝没有关系,所以隋朝想要派一个新的公主过来成亲。可是,沙钵略与千金公主感情深厚,拒不接受。双方为了这事,闹僵了。
这个时候,千金公主自己想了一个办法,她强忍内心悲痛,主动给杨坚写了一封信,说为了促进两家和好,避免生灵涂炭,她愿意当杨坚的干女儿,做隋朝的公主。杨坚见信后,觉得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于是顺水推舟,赐千金公主姓杨,认她做女儿,封她为隋朝的大义公主,希望她深明大义,为隋朝与突厥和好做出贡献。从此以后,千金公主就变成了大义公主。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隋朝与突厥之间没有发生战争,双方使者不断,获得暂时的安宁。可是,对大义公主来说,国灭家亡的血海深仇,她怎么会忘记呢?不过,大义公主深明大义,顾不上个人仇恨,全力协助丈夫处理政务,改善各方面关系,巩固其统治地位,帮助丈夫走出了困境,逐步恢复了一些实力。
正当突厥又开始兴盛的时候,不料祸从天降,沙钵略壮年早逝,大义公主哭得死去活来。后来,沙钵略的儿子继位,称为都蓝可汗。按照突厥风俗,大义公主又嫁给都蓝可汗为妻。突厥可汗的妻子,相当于汉族朝廷的皇后,与汉人皇后不同的是,可汗妻子是可以从政的,有很大的影响力。大义公主继续发挥聪明才智,她帮助都蓝可汗拓展疆域,扩大势力,突厥又逐渐强盛起来。
与此同时,杨坚利用与突厥暂时和好的机会,抓紧治理内部,巩固统治,富国强兵,然后一举灭掉南陈,平定了南方。不过,杨坚从大义公主认仇人为父的做法上,看出她很有心计,不同寻常,又听说她在突厥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对大义公主产生了警惕。
杨坚灭掉南陈之后,把陈叔宝用过的一面华贵的屏风,送给了大义公主。杨坚此举,表面上是示好,实际上是在敲山震虎,警告大义公主,让她接受南陈的教训,老老实实,不要与隋朝为敌,否则,也会落个同南陈一样的下场。
大义公主见到南陈的屏风,自然明白杨坚的用意。北周和南陈都亡于杨坚之手,大义公主同病相怜,不禁百感交集,国恨家仇一齐涌上心头。此时,突厥已经强大了许多,大义公主又萌生了复仇的心思,她当即提笔,在屏风上题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