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副局长见宋天龙市长听得仔细,便继续介绍案情,“户籍科的民警向李婉舒汇报有一对可异的夫妻来给孩子上户口,可户口本户主是十多年前老的户口本,而且本人连什么证件都没有办理过,他们只拿有一张山西某矿区医院孩子的出生证明。”
李婉舒仔细问了夫妻二人的详细情况,对他们二人和颜悦色说,“对你们的情况我们研究一下,另外要给你们换新户口本,还要重新登记,你们先回去,三天后再来办理好吗?”
“二人见民警说得有理,便领着孩子回去了。李婉舒把他的怀疑报给了局重案组,说这个人有问题,很可能是个流窜留门撬锁的罪犯,不排除其他犯罪,但并没有把他和七二三大案联系到一起。”
“我和倪局决定对此人彻查,我们派出大量人员秘密调查郑青山,郑青山家住老东区大房身镇,十六年前在镇办养殖场上班,父母早亡,还有个妹妹嫁给了本镇尹家,他的人际关系并不复杂,通过排查我们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我们给山西矿区公安部门发了协助调函,现在还没有回音,这期间我们给这郑青山办了身份证件,孩子也上了户口。”
看郑青山行为表现很是坦然,没有露出半点可疑之处。可是郑青山外出打工这十六年却是个空白,他所说的打工煤矿根本联系不上,他们夫妻二人是在矿上认识的,由于是东北老乡便走到了一起。女人所在省份黑龙江回函,调查的结果女人也没有问题,女人是七六年外出打工,没有什么前科劣迹。”
“前前后后花了一多礼拜,调查结果是没有一条有价值的线索,唯有养殖场有一条价值不大的信息,说是郑青山的妹妹郑燕没结婚前很风流,与不少男人有着暧昧的关系。”
“这条信息与他哥哥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没有引起重视。我们准备放弃郑青山,因为就算山西回函郑青山有什么问题,只要不是刑事犯罪,我们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就在我们准备撤回全部人员时,大房身镇派出所的一个民警反馈过来一条信息,说是有个人和郑青山原来是邻居,最近几年才搬离那里,现在住镇小学附近,民警了解到他曾住在郑青山的对门,便问他郑青山这人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反常情况?问他知不知道郑青山十六年前为什么出走,他平时有什么可疑之处。”
这个邻居想了半天说,“郑青山没有什么可异,平时为人也不错,只是脾气有点暴躁。对于郑青山为什么出走,他也不知道,不过有一点他觉得非常奇怪所以记得非常清,十六年前的一天清晨,具体哪一天实在记不住了,反正离八月没几天,那天大概清晨五点左右吧,他发现郑青山光着膀子慌慌张张跑进了家,手里好像是拿着衣服,我以为这家伙可能尿急慌慌张张的,因此没有在意。”
“巧的是第二天我看见他拿着包像是出远门的样子,她妹妹跟在后面送他,我便问他干什么去,他说出去打工,说着神色有些不自然就走了。”
“这个信息反馈过来引起重案组的高度中重视,这郑青山出走的日子太过巧合,经过分析,他的邻居所说日子非常接近七月二十三日,更巧的是他清晨碰到郑青山的时间是清晨五点左右,简直和七二三杀人案时间上有着惊人的巧合,我们决心对郑青山严加布控。最佳突破口就是他的妹妹,因为他们兄妹始终住在一起。”
金副局长然后笑道:“剩下的破案经过,我们陈大队长最清楚了,你给宋市长详细介绍吧?”
陈队长稳了稳情绪道:“我们重案组找到郑青山的妹妹,问她十六年前他哥哥出于什么原因出走,她妹妹说,她也搞不清楚哥哥为什么出走,她说哥哥那天精神很不好,有些精神恍惚,他跟我说想出去打工,我问哥哥为什么他也不说。”
“在盘问过程中,郑青山的妹妹说话有时闪烁其词,我们知道她肯定知道点什么,只是她有所顾虑和怀疑,我们只好采取单刀直入的办法,突然问她,我们了解你以前可是男女关系很乱,认识人很多,你哥哥与七二三杀人案有很大的关联,我们的政策你是知道的,知情不报后果很严重,也影响到你的家庭和孩子。”
“我告诉他妹妹,我们不会把她怎么样,我们只想了解一些情况,你要如实回答,否则后果自负。我们拿出死者的生前照片,问她认识这个人嘛?她看了照片瞬间不安起来,经过我们再三开导,她终于承认认识死者。”
“她说有一天是在区电影院,死者见她一个人站在边上,便过来搭讪,说想和她交朋友,并许诺如果陪他一晚他给二百元钱,二百元钱那可是一笔巨款,郑燕本来就是个轻浮的人,便跟了这个男人去了家里,死者是个单身,因此没人发现两人的事情。”
“但是死者当时并没有给郑燕钱,而是过后再见时,死者只给了郑燕三十元钱,二百变成三十元钱郑燕当然不干了,两个人当时吵了起来,死者不但不给钱,还把郑燕揍了一顿,并威胁郑燕不许再找他。否则见她一次就打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