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和一个女人好上了,女人叫王艳华,是他去年招的洗碗工,女人比他小七岁,王艳华有个六岁女儿,她和李嘉诚是同乡,王艳华的丈夫在外出打工时意外死亡,雇主给赔了一笔钱,但是她的公婆只给了她五百元钱,说是孩子的抚养费,便把她母女赶出家门。
回到娘家白吃白喝也不行,家里那点地勉强让家里有个温饱,为女儿的未来,王艳华决定去辽京市打工,她认为大城市好讨生活,不愁没有饭吃。
王艳华领着女儿来到辽京市,她走了许多家商场,工厂,饭店没有人愿意用她,王艳华是个外表柔弱内心坚强的女人,她没有放弃希望,领着孩子过着最艰苦的生活,一家家询问,半个多月后她终于来到新开区龙凤大酒楼,她碰见了贵人同乡李嘉诚。
龙凤大酒楼这时恰好缺一个后厨刷碗洗菜的人,因为后厨两个刷碗洗菜的走了一个,王艳华来得正是时候,何况和副经理李嘉诚是同乡。长相不错又勤劳能干,赢得李嘉诚的尊敬和喜爱,如今两人的关系公开,王艳华和女儿搬离了破出租屋住进了龙凤大酒楼员工宿舍。
这天王艳华羞涩的对李嘉诚说:“嘉哥,我已经告诉我父母说我们十月八日结婚,到时候我父母会来的。”
李嘉诚笑道:“小华,这说明你父母同意我们的婚事,这我就放心了,我没什么亲人,新房布置婚礼筹备你就多操心吧,缺钱就给我说,我现在工资开一百多尽够用了,两居室的楼房我们先赊着,我七哥说房钱从我工资里扣,让我慢慢还。”
王艳华非常羡慕道:“嘉哥,你七哥对你真好,我要是有这么个哥哥死也甘心了。”李嘉诚笑道:“七哥和我是战友,我们战友的情谊外人是无法理解的。现在有情有义的人不多,而七哥恰恰是其中的一个。”
王艳华终于找到自己的幸福,“苦尽甘来”说的就是她这种人,现在她幸福满满,但是有句话她忘了那就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王艳华要结婚的消息传遍整个村庄,“大妹子,听说艳华找的男人是个大经理,富得很,没想到艳华是个有福气的人。”“是呀二姐,人家王艳华遭了不少的罪,现在该享清福了。”
村里面到处流传着王艳华的好命运,让一些大姑娘小媳妇羡慕不已。有些女人感觉自己比王艳华强,是否应该去大城市闯一闯?这种骚动在小小村庄蔓延开来。
终于麻烦找到王艳华,一对从没见过面得新婚夫妻找上门来,说是王艳华她妈的妹妹公婆家小姑子的女儿女婿。李嘉诚心里暗道:“这是小华什么乱七八的亲戚,这也太不要脸了吧?”
没办法,既然人家来了也不能太绝情了,看在小华的面子上,他只好求助二哥聂学武,他拨通电话道:“二哥,我这有两个人能在工地安排个活吗?哦!是一男一女,年轻人,二十二三岁样子,好,我现在就把他们送过去,谢谢二哥。”
闻广义终于拿下铁西区风华电子厂厂区工程,电子厂占地二十亩,工程量不算太大,盖一栋临街二层办公楼,一个装配车间。仓库,食堂和职工宿舍。
工程量不大,但这是闻广义第一次单独包揽工程,他不敢马虎大意,现在是六月,全面完工最少到明年开春,北方建筑不比南方,南方可以全天候施工,而北方先抓紧干完主体,冬天在装修内部,
闻广义的公司设计技术层面没有问题,土木工程的活就得临时招工,陈玉萍老家的民工队派上用场,但是人还是不够,闻广义又向聂二哥的建筑公司求助,聂学武道:“二弟想用多少人?”闻广义道:“二哥给派十个人足够了,”聂学武道:“没问题,下午人就到,”放下电话去安排人了。
聂二哥果然讲信用,下午十个人到了,其中包括王艳华二个亲戚,这两个人年轻干点力气活没有问题。可就是这两个人日后给闻广义惹了麻烦。
宋天龙从港物局回来,二十几户移民已安排妥当,一切有准备就绪,就等世界银行派专家实地考察,回到办公室给自己倒上一杯茶,坐在椅子上慢慢品尝,突然他心里一动,目不转睛盯着那盆茂盛的兰花,纤细的绿叶之间紫色花朵散发出淡淡幽香。
他有些恍惚,颜慧茹犹如花儿般的笑脸浮现眼前,今天路过美人的海鲜楼差一点忍不住想进去,因为左右人员太多这才压下冲动。
他不断摇头,因为每次闲下来都会响起颜慧茹,电话铃响了,打断了他的冥想,宋天龙放下茶杯拿起电话,就听电话那头传来堂姐宋晓芬无可奈何的声音,“老七,你姐夫的弟弟两口子来了,说是在家乡过不下去了非要在这打工,七弟,我想不明白山东就没有地方打工,非跑咱这里打工,你说气人不?我现在左右为难,不知怎办才好?”
宋天龙听了忍不住笑了,“姐姐,你太实在了,这还看不出来吗,人家是来要救济的,没事,安排他们在大酒店住下,想吃什么就给他们做,既然来了,别让人家空手,过几天给他们一人买身衣服,再去家里给他们找点旧衣服拿着,临走再给拿二百元钱,亲情吗,我们要维护,姐姐这些都是小事,我们还算富裕,能帮点就帮点吧,你让小秋接电话。”
老七,薛小秋接过电话,压低声音道:“你想我了吗?”宋天龙笑道:“小秋姐姐,我想你了,天天想你,电话里传来咯咯咯的笑声,老七真肉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