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30,中法战争(2 / 2)

既然如此就硬着头皮接着打吧。

结果还真打出点名堂。据守中越边境的清军将领冯子材身先士卒、正奇齐出,击退了进犯中国边境镇南关的一支法军。随后清军乘势反攻连败法军,收复越南大批失地,重伤法军司令。

法国海军虽然在海上逞威风,但登陆战屡屡被赶下海。登陆台湾被清将刘铭传击退。攻打澎湖岛还战死了舰队司令。

陆海皆败的消息传回巴黎。朝野震惊,大骂政府废物。政府颜面扫地,黯然下台。

清朝趁机提出再次谈判。法国人做出让步,军费我不要了,但越南必须给我。李鸿章签了协约回来见慈禧,劝慈禧见好就收吧。慈禧想想也是,就同意签订和约。

法军从中国沿海撤军。而清军撤出刚刚收复的越南领土,返回国内。双方恢复战前状态。

通过这场战争,慈禧发现清军的陆军还能跟洋人过几招,但海军实在让人汗颜,同意李鸿章增强海防的意见,添置战舰。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开始时以两条战列舰起家组建了北洋舰队。之后北洋舰队没添过一条船,一直处于维持状态。这回慈禧老佛爷开了金口,同意李鸿章再向英德购买4条巡洋舰。这样,战列舰配上巡洋舰终于组成现代化的舰队编制。

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挂牌。丁汝昌出任舰队司令。他麾下统领大小舰船25艘,其中2000吨以上级7艘,包括两艘战列舰、两艘装甲巡洋舰、3艘半装甲巡洋舰。

同期的日本舰队只有2000吨以上战舰5艘。

(删去2025字)

但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舰队吨位数猛增数倍,达到72000吨,远超清朝。如果按照训练水平、弹药配备情况估算战斗力,清朝差得更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