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中华世纪谈> 外一章 王守仁知行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外一章 王守仁知行合一(2 / 2)

不过,真理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探索真理的过程就是人类发展的过程。

另外,同一事物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真理。

朱熹、王守仁追求的是精神文明建设。dxp追求的是物质文明建设。他们都得到了自己的真理,并且在实践中证明了自己的理论符合自己追求的目标。朱熹、王守仁的理学促成了“礼仪之邦”。邓理论达成了“小康水平”。后来“礼仪之邦”扛不住洋枪洋炮,发现片面追求“红”影响了科技、经济的进步。dxp也曾片面追求“小康生活”造成物欲横流贪污腐败,后来不得不强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作为补救。

真理需要追求、探索,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修正。没有永恒的真理。只有永恒的探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王守仁的那套理论被称为“阳明学”。因为他的号叫阳明子。阳明学的核心理论就是“心即理”、“知行合一”、“唯求其是”。

“心即理”是王守仁主张的探索真理的方法,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明本心则明天理”。

“知行合一”就是先知而后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唯求其是”就是我们常说的实事求是。

阳明学跟邓理论的思想路线很接近。“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想当年hyb掀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成为dxp改革开放的序曲。

而阳明学墙内开花墙外香,传到日韩后受到日韩推崇。阳明学成为日本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理论基础。但是在中国,王守仁的“心学”一直被程朱的“理学”压制。理学因循守旧,厚古薄今,希望一切都按旧例进行,反对任何形式的实践、尝试。心学在保守派的打压下一直不能有所作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