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总揽朝政,清洗异己,安插亲信,架空石弘。这都是篡位的常规步骤。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石勒的养子石堪、侄子石生等人先后举兵讨伐石虎。石虎亲率军队将叛军一一平灭。
公元334年,石弘主动请求禅位却被石虎拒绝。石虎坚持要将石弘废黜。
禅位的名声已经臭了。一提禅位,大家都明白怎么回事。他想换个玩法。他以石弘无德不堪大位为名宣布废黜石弘,然后自封为天王,代行皇帝权力。
石弘被废黜后不久被石弘秘密杀害,连同他的母亲、兄弟、儿女。
石虎住进石勒修造的皇宫,接替石勒享受帝王生活。
他认为石勒设计的皇宫太小家子气,下令扩建。扩建后的皇宫不但规模大了一倍,也比原先更加豪华。石虎选征13到20岁的美女三万人入宫,不论婚否,不从者杀。许多已婚妇女不愿受辱又担心连累家人只得选择自杀。为了容纳这些美女,石虎大兴土木,又建了东宫西宫。
数十万百姓自备口粮和工具,日夜不停的劳动,累死无数。
石虎在旧都襄国修了一座太武殿,“东西七十五步,南北六十五步。皆漆瓦、金铛、银楹、金柱、珠帘、玉壁,穷极技巧”。太武殿非常高大,光台基就有两丈八尺。太武殿比现在的天安门都大。也不知道他修这玩意是阅兵还是观景。
他还试图在邺城南边修建一座横跨黄河的飞桥,也就是凌空大桥,但是技术条件达不到,最终也没建成,白白浪费数千万亿的金钱。
当时因为战乱和灾荒,百姓日子过得非常辛苦。石虎大兴土木,频繁征发劳役,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产生活。
石虎不仅频繁征发劳役,还频繁征发兵役。后赵实行“三丁发其一,五丁发其二”的征兵政策。但仗一旦打起来就会扩大征兵,改为五丁取三,三丁取二。一半以上的壮劳力被拉去做炮灰。
劳役、兵役占用了大量壮劳力,但赋税却越来越重。老百姓简直没法活了。
“时众役烦兴,军旅不息,加以久旱谷贵,金一斤直米二斗,百姓嗷然无生赖矣”。
公元335年,石虎准备南侵。他亲自率军前往历阳侦察。此举把东晋吓得够呛。建康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石虎见江东无机可乘,派部将石遇进攻襄阳。但石遇打了二十天也没能打下襄阳。军中断粮并且爆发瘟疫。石遇只得撤兵而还。石虎也只能暂时放弃进攻东晋。
石虎下令建立水次仓,也就是在河岸建立粮食转运仓,保证前线粮草供应。他允许百姓以钱粮代替刑罚,把收来的钱粮送到水次仓。
当时灾荒不断限制了各国的战争能力。
“时天下普旱,会稽余姚特甚,米斗直五百,民有相鬻。”东晋连年干旱,重灾区余姚(浙江宁波余姚市)一斗米能卖到五百钱。老百姓有的不得不卖儿卖女。
而后赵境内粮食问题更严重,“金一斤直米二斗”。一斤黄金折合一万个铜钱。后赵一斗米卖五千钱,相当于东晋的十倍。
粮食供应不上,石虎无力发动大规模战争。
过了两三年,情况有所好转。石虎率军北伐去打鲜卑人。
鲜卑人起源于东北的大兴安岭,在匈奴衰落后开始崛起,并且逐渐南迁。鲜卑人分分合合,到东晋时分裂成若干部:慕容氏、拓跋氏、段氏、宇文氏等。各部互相为敌,互相攻伐。其中慕容氏跟东晋关系非常好,向东晋称臣。
公元337年,东晋封慕容氏首领慕容皝[huàng]为燕王。慕容氏由此立国,史称前燕。
鲜卑段氏占据辽西跟后赵接壤,不断侵掠后赵边境。慕容氏占据辽东跟段氏是敌对双方。慕容皝跟石虎秘密结盟,约定同时出兵两面夹击灭掉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