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攻下蒙城后继续南下打算进攻建康。司马睿立即派兵迎战。不过还没等他出手,南方的瘟疫就已经将匈奴人击退。“勒军粮不接,死疫太半”。遭到疫情的毁灭性打击,石勒不得不放弃南方,返回北方。
另外一路匈奴人在刘曜的率领下杀入关中。
当初,刘聪在攻陷东京洛阳后派刘粲进攻西京长安。当时“关西饥馑,白骨蔽野,士民存者百无一二”。“模(南阳王司马模)仓库虚竭,士卒离散,遂降于汉”。镇守关中的司马模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只能投降刘粲。
司马模献城投降本想求一条活命,没想到刘粲残暴嗜杀直接把他拉出去砍了。
原本打算跟着司马模投降的众将一看这样,放弃了投降的打算,拼死抵抗匈奴。
刘粲进攻新丰(陕西西安临潼区新丰镇)遇到顽强抵抗,最终大败而回。刘曜增援刘粲率军再攻黄丘(陕西咸阳泾阳县西北),结果也遭到惨败。关中晋军士气大振,合兵一处向匈奴汉军展开反攻,将匈奴汉军赶出长安。
晋愍帝在长安称帝后,刘聪派刘曜再攻长安。
晋愍帝集结重兵在黄白城(陕西咸阳三原县东北)阻击匈奴汉军。
刘曜攻城不下,听取晋军叛将的建议派精锐骑兵绕城而过去奇袭长安。晋愍帝把军队都派出去了,长安守备空虚。匈奴骑兵击败长安守军杀入长安外城。黄白城闻讯立即派兵回援长安。匈奴骑兵被阻于内城之外,担心被晋军关门打狗,撤兵而走,回去的路上击败了回援的晋军。
黄白城的晋军以牙还牙,出兵突袭刘曜。刘曜没做防备,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大败而走。
公元314年,恢复了实力的石勒北上图谋幽州。
当初,石勒东出太行山的第一战就是打幽州,想解决了后顾之忧再南下冀州,结果被幽州的王浚击败。石勒转而进攻冀州,一战便拿下邺城。在冀州,“百姓望风降附者五十余垒”。垒是指军营的围墙或者用于防守的围墙。五十余垒就是五十多座军营或据点。石勒“简其强壮五万为军士,老弱安堵如故”。石勒挑选了五万身强力壮的人入伍,其他老弱的人留守营垒。石勒的军队如吹气一般膨胀起来。
连年不断的天灾兵祸使得民不聊生,流民遍野,民变纷起,盗贼横行。在活都活不下去的情况下,百姓把“义”字都换粮食吃了。也就是说,只要能有口吃的,仁义道德、民族大义都不讲了,做强盗还是做汉奸都无所谓了。大批军民降附了匈奴汉国,帮助匈奴汗国打西晋,帮助外族打汉族。
王弥在河南招兵时,当地流民“皆烧城邑,杀二千石、长吏以应弥”。王弥进攻洛阳时被打得狼狈逃窜,可转眼又恢复了元气。
当然,西晋也是活该。在灾害连连民不聊生的情况下,西晋统治者依然过着奢华的生活,争相贪污敛财,炫富比富,一味横征暴敛,穷奢极欲,根本不在意百姓的死活。西晋亡国也是咎由自取。
石勒再战幽州时已是“众至十余万”。王浚靠这鲜卑人的援助才勉强击退石勒。
石勒“攻冀州诸郡,民从之者九万余口。”石勒的实力进一步增强。
灭晋之战,石勒消灭了司马越和苟晞的军队为匈奴汉国立下头功一件。战后,他跟王弥争功出现龌龊,设计诱杀了王弥,兼并了王弥的军队。
石勒进攻长江被瘟疫打败,损失了大半兵马,撤兵回到北方。他进驻襄国(河北邢台),“分命诸将攻冀州,郡县壁垒多降,运其谷以输襄国”。广平(河北邯郸曲周县北)豪强大族游氏拥兵数万,被石勒打败后投降了石勒。石勒逐渐又恢复了实力。
他想进攻幽州又忌惮王浚善战,于是使用计谋。他派人送去重礼并且对王浚说,晋朝已经完了。四海之内,能得天下的人也就是您了。我愿意奉您为主,做您的马前卒。
王浚不敢相信还有这好事,问来使:石将军实力不俗,怎么可能向我称臣?
来使说,胡人自古只有做名臣的,没有做帝王的。石将军之所以愿意归附到您的帐下,也是看明白了这一点。
王浚早有称帝之心,闻之大喜。
王浚派人去襄国给石勒回礼。石勒把营中强壮的士兵都藏起来,只留一些羸弱兵丁示人。来使送上礼物,石勒恭恭敬敬地把王浚的礼物供起来。石勒跟来使约定日期,将亲赴幽州拜见王浚。王浚不疑有诈。
到了约定日期,石勒赶着数千头牛羊来到幽州,声称这些牛羊是给王浚的见面礼。但他的后面秘密跟着十万大军。
王浚大排筵宴,大开城门,迎接石勒。石勒将牛羊赶入幽州。牛羊塞满街道,挡住了王浚军队的去路。王浚开始生疑,但已经晚了。石勒带兵杀入幽州,活擒了王浚。
石勒不废一刀一枪便占领了幽州。
石勒又立下大功刺激了刘曜。刘曜率军再攻长安。开始阶段战事顺利连战连胜让他又放松了戒备。晋军发动夜袭打得他狼狈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