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奇怪了!”牛耳风质问军师:“每天的行程都是你负责安排,怎么大王今天就是私自下山了呢,就连你我都没有打个招呼,传我的令,问遍每一个人,大王有没有与任何人打过招呼。”
军师说:“不用问了,大王怎么可能抛开你我另行安排事情呢?可能出了——”
“行,不用说了,我明白了。”牛耳风打断军师的话说:“传我的令下去,现在吃饭,饭后全体集合,分成三班,一班由军师带队下山去寻找,不能走露任何风声;一班由管家带队在寨子中仔细搜查,一定要找到大王的蛛丝马迹;一班由我带队镇守山寨,以防万一。同时加强各路口的值班人员,只能上山,不能下山,凡是私自下山者一律就地处死。”
军师走后,牛耳风指挥着山寨的一切,俨然就是一寨之主,他吩咐手下的说:“大炮移到万丈崖边放上一台,以防盗贼从悬崖绝壁上来偷袭山寨,挑土将枯井掩埋以防盗贼暗中躲藏。”
一切做得悄无声息,自自然然,开始一个月来,大家议论纷纷扬扬,猜测不断,怪论辈出,没有人能解释出大王到底到哪里去了,接着渐渐地习惯于牛耳风的领导,山寨风平浪静,只是大家觉得好像少了一点什么,到底少了什么呢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一切依旧,日出而作,日落而去抢劫。
三个月过去了。牛耳风与军师商量着说:“你看这大王也不知去向,山寨中不可一日无主,我想召集大家来推举你为寨主,如何?”
军师立即跪拜在地上,饱含深情地说:“二当家的,你已经是我们的寨主了,还要多此一举吗?从今天起,我们都叫你大王。”众头头脑脑的一齐跪下,高呼:“你就是我们的寨主,寨主万岁!”
牛耳风激动地站起来伸出双手召唤大家说:“各位兄弟,快快请起,从今天起你们跟随我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论秤分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生为这康王寨上的人,死为康王寨上的鬼,你们说好不好?”
众人异口同声高呼:“好!”
众人都退却后,牛耳风突然问军师“军师,你知道这康王寨的来历吗?”
"大王,我虽然见多识广,但是你这一问还真的将我考住了。我在这山上生活了五十来年了,这山上的一草一木我都了如指掌,就是没有听说过这寨子的来历,要不,你讲给我听听,让我也开开眼界。"军师愧疚地说。
“有个人知道这寨子的来历,只有你开口才能放出来。”
“你说的就是林飞燕?”
“是的。”
“听说她饱读诗书,今天考考她,如果她能说出这康王寨的来历,就饶她一死,否则。”军师说完用手比划着脖子,“这样!”
牛耳风神秘地笑了一笑。
不一会,林飞燕挺着一个大肚子被几个小喽罗簇拥着来到大厅。军师严肃地说:“林飞燕,大王失踪已经有三个月了,我们不敢随便处置你,今天我当家作主,只要你能讲出咱们康王寨子的来历,我就饶你不死。”
林飞燕望了望牛耳风后一改原来求死寻活的风格,镇定自若地说:“这有何难,你且听好。”说完便滔滔不绝地讲了下来:唐朝末年,赵匡胤将李煜虏到汴京后将他家满门抄斩,只有李煜八子李衡,侥幸逃脱,改名邓衡。邓衡生二子,长子康,次子连。邓衡因怕被宋朝鹰犬找到再陷灭门之灾。将长子康托与大将常百胜,改邓康为常康。常百胜便带着三岁的常康和随身卫队五十余人,由江西到麻城狮子峰一带住下来。尽心照料太子常康。一住便是十七年,他一方面结识周边的英雄豪杰,一方面将自己武艺和平生所学,全部传受给常康。这一年十月十日是常康的生日,常百胜将常康叫到面前。对常康说:“你如今已有二十岁,长大成人。你我虽父子相称,但是你并不姓常,你是皇家血脉,是南唐太子。你祖父是南唐后主李煜。”常百胜便将李氏家族的变故全部告诉常康,常康听完后嚎啕大哭。伤心过后对常百胜说:“父亲感谢你对我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如今我也已长大,我要到汴京取赵匡胤的狗头,给我的家族报仇。”说完起身要走,常百胜一把拽住常康对他说:“你不要冲动,听我给你讲完。现在赵匡胤那老儿早死了,现在的皇帝是他的孙子仁宗皇帝,且宋朝初建,正在旺盛时期。朝廷戒备森严,你如何进得了皇宫?要报仇,要有自己的兵马,要有自己地盘”。常康听后,觉得非常有道理。开始广交英雄豪杰,到处招兵卖马,寻机报仇。要养兵马得有地方,又不能让官府发现,常康认为这里是理想的藏兵地方。常康自封为王,手下称之为康王,这个寨子后被称为康王寨。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心底对她生起了无限的敬意。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