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读清史-45、机敏诙谐纪晓岚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新视角读清史> 45、机敏诙谐纪晓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5、机敏诙谐纪晓岚(1 / 2)

机敏诙谐纪晓岚

纪晓岚,乾隆时期朝廷大臣、著名文学家。他为人正直,才华横溢,诙谐幽默,机敏过人。在有些文学作品中,纪晓岚常与大贪官和珅斗智,总是占据上风,因而受到人们喜爱。

纪晓岚祖籍在南京,家族后来迁至河北献县。纪晓岚于公元1724年生于献县,比和珅大二十六岁。

纪晓岚出身于儒学世家,他受家庭熏陶,从小喜欢读书,七岁参加童子试,获得第一,被称为“神童”。

纪晓岚二十岁参加科举考试,先进行县试,又得第一。纪晓岚沾沾自喜,骄傲起来,不料在乡试中跑题,名落孙山。纪晓岚受此挫折,成熟了许多,三年后在乡试中一举夺魁,获得第一名。纪晓岚再接再厉,准备参加会试,不幸母亲病故,他只得在家守孝。

公元1754年,纪晓岚再次参加科举考试,经过会试、殿试,考中进士二甲第四名,也就是全国第七名,成绩相当不错。当时的主考官,是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因此,纪晓岚与刘墉的关系非常好。

纪晓岚考中进士的时候,已经三十岁了,他在朝中参与编修史书,做了十四年的文字匠。纪晓岚为人直傲,不会阿谀奉承,又喜欢捉弄人,讽刺挖苦不留情面,因而人缘不好,升迁很慢,干了十几年,才混了个四品官。纪晓岚心中不满,常发牢骚,不料,因为办错了一件事,获罪发配新疆,四品官也丢了。

事情是这样的,两淮盐运使卢见曾涉嫌贪污,乾隆令刘统勋查办。纪晓岚与卢见曾有姻亲关系,闻讯后心中着急,一时忘记大义,赶紧给卢见曾通风报信。卢见曾得到消息,马上转移了财产,使朝廷抄家时没有什么收获。

不过,刘统勋精明能干,最终还是查清了案子,给卢见曾定了罪,纪晓岚通风报信的事情也暴露了。刘统勋是纪晓岚的恩师,但他为人正派,执法如山,并不徇私,奏明皇帝,将纪晓岚革职,发配新疆赎罪。

对纪晓岚通风报信之事,有的史书记载得十分有趣。有的说,纪晓岚派人给卢见曾送去一个空信封,里边没有一字,只装着茶叶和盐。卢见曾一见,便明白了是“查盐”的意思。有的说,纪晓岚在街上找了一个小孩,在他手心写了一个“少”字,让他给卢见曾看。手上有少,便是抄字。纪晓岚够狡猾的,也很有才。

纪晓岚在新疆吃了几年苦,性情改变了不少,做事谨慎起来。纪晓岚还给自己起了一个道号,叫观弈道人,意思是观棋不语,少说话。

刘统勋毕竟爱惜纪晓岚的才华,当乾隆皇帝决定编纂《四库全书》的时候,便推荐纪晓岚、陆锡熊、孙士毅三人为总纂官。纪晓岚时来运转,从新疆回到北京,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编纂生涯。

《四库全书》组织机构庞大,最高一级叫总裁官,由皇子和刘统勋、和珅担任。第二级和第三级由朝廷大臣担任,第四级才是总纂官。不过,前三级只管审查把关,总纂官才负责具体工作,因而责任重大。

编纂工作庞杂而辛苦,纪晓岚刚经历过流放之苦,如今得到重用,心存感激,于是尽心尽力,废寝忘食,全身心投入到编纂之中。这个时期,和珅担任了总裁官,是纪晓岚的顶头上司。

有的史书记载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夏天炎热,纪晓岚常常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工作。有一天,乾隆皇帝突然驾临。纪晓岚没穿衣服,不敢见皇帝,只好一头扎进书橱后边躲避。等了好大一会,外面没有动静了,纪晓岚问道:“老头子走了吗?”

不料,乾隆并没有走,正在端坐着审阅书稿呢。乾隆不高兴了,令纪晓岚出来,责问道:“老头子是什么意思?”

纪晓岚心中忐忑,只得硬着头皮解释,说:“万寿无疆谓之老,万民之首谓之头,苍天之子谓之子,合称‘老头子’,是无比尊敬之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