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读清史-38、吕留良大案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8、吕留良大案(1 / 2)

吕留良大案

雍正锐意改革,兴利除弊,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他的一个执政特点,也是他的功绩。雍正执政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为政严苛,实行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残酷镇压反对派,制造了许多大案冤案,这就是雍正的罪过了。

在众多文字狱当中,影响最大、罹难最惨烈的,是吕留良大案。吕留良大案被后世广泛流传,成为雍正残暴的罪证之一。

吕留良是浙江桐乡人,出身官宦世家。吕留良祖上世代在明朝做官,因此,吕留良对明朝有着深厚的感情。

吕留良出生于公元1629年,比顺治皇帝还大十岁,他上边有三个哥哥。吕留良自幼颖悟绝人,读书三遍就能背诵,八岁开始写诗文。吕留良长大以后,博览群书,多才多艺,经史、文学、天文、地理、兵法、星卜无不通晓,人们都说他有二十四项技能。

清军入关,占领中原,随后进军江南,江南民众奋起反抗。当时,吕留良已近二十岁,跟随哥哥们一同参加了抗清斗争。三哥吕愿良加入了史可法队伍,与清军作战。吕留良与侄子吕宣忠散尽家产,招募义勇,与清军对抗。

不久,南明弘光政权垮台,吕愿良病死。吕留良和侄子吕宣忠一同投奔鲁王政权,继续抗清。吕宣忠比吕留良大四岁,被鲁王封为扶义将军,率军在太湖一带与清军作战。

在战斗中,吕留良作战勇敢,奋勇杀敌。有一次,他左腿中箭,留下了终身创伤,每逢阴雨天,左腿就疼痛不止。吕留良为此写下了“箭瘢入骨阴辄痛,舌血溅衣洗更新”的诗句。

后来,鲁王政权也垮台了。吕宣忠兵败被俘,不肯投降,被清军绑赴刑场,予以处斩。吕留良听说以后,不顾危险,到刑场为侄子送行。吕宣忠嘱咐叔叔,一定要抗清到底,然后慷慨就义。

国恨家仇,使吕留良痛心疾首,当场吐血数升,差点丢了性命。这一时期,吕留良用心血写了许多抗清诗歌,表达了他对清朝的仇恨和忧国忧民之情。后来,吕留良把这些诗作结集为《万感集》。

吕留良虽有满腔的报国之志,但明朝已经腐朽,南明几个政权相继被清军消灭,他报国无门。清朝平定江南,统治了天下。吕留良依然对清朝统治者十分愤慨,不肯与其合作。

清朝统治全国以后,为了拉拢汉族知识分子,恢复了科举考试制度。吕留良满腹学问,又是当地名士,但他却拒绝参加考试。此举震惊了当地名流,都叹息吕留良失去了入仕做官的好机会。吕留良却怡然自得,归隐故里。

吕留良在家乡耕田务农,自给自足,同时读书作诗,钻研学问。后来,吕留良开馆授徒,讲授程朱理学,一时间学生如云。这一时期,吕留良写了很多文章,创作了大量诗歌,集成《厉耦耕诗》、《零星稿》和《真腊凝寒集》等。吕留良在文章诗歌中,表达了对明朝的怀念,对清朝的憎恨,抒发了反清复明情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