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进京灭明朝
大清与明军在东北地区打了多年,虽然势力越来越大,但要想灭掉明朝,并非易事。就在这个时候,李自成起义军势力大盛,打进北京,推翻了明朝。清军趁此良机,大举入关,最终夺取了天下。
明朝后期,万历皇帝长期怠政,二十多年不上朝,导致朝廷混乱,党争激烈,政治黑暗,经济衰退,民不聊生,明朝腐朽衰败下去。
天启年间,陕西发生严重自然灾害,造成赤地千里,饥民遍地。朝廷救灾不力,地方官员照样欺压百姓,民众活不下去,只能铤而走险,各地陆续爆发起义。到了崇祯时期,陕西农民起义如火如荼,达到了高潮,尤其是李自成的起义军势力十分强大。
李自成,陕西米脂人,出身贫苦,小时候曾被舍入寺庙,孩童时就给地主家放羊,受尽苦难。李自成十几岁的时候,父母双亡,无依无靠,被迫到甘肃当了一名守边的兵卒。
这个时候,陕西爆发多起农民起义,李自成的舅舅高迎祥也拉起了一支队伍。高迎祥曾以贩马为业,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为人仗义,他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几次打败官军。高迎祥自称闯王。
李自成当兵吃粮,尚有饭吃,起初并没有参加起义。后来,明朝财政困难,军饷欠缺,不得已裁兵。李自成失业,生活无着,只好投奔舅舅高迎祥,加入了起义军。那一年,李自成二十五岁左右。
李自成身材高大,体魄健壮,作战勇敢,为人豪气,很快在起义军中脱颖而出,被封为闯将。李自成带着一支队伍,南征北战,屡败明军,经过几年奋战,在军中树立起了威信,成为高迎祥的得力助手。
公元1636年,起义军被明军打败,高迎祥不幸牺牲。李自成强忍悲痛,收拾残部,继任闯王,继续与明军战斗。
明朝感到陕西农民起义是心腹大患,调集重兵,进行围剿。长期与起义军作战的洪承畴升任总督,负责镇压农民起义。洪承畴采取“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策略,重创了起义军。李自成的队伍溃散,只剩下十八人躲入商洛山中。农民起义陷入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