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睿绝伦皇太极
努尔哈赤死后,其八子皇太极继位。他与父亲一样,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皇太极为了统治天下的需要,将后金改为大清,由大汗改称皇帝,正式建立了清朝,被称为清太宗。《清史稿》评价他:“仪表奇伟,聪睿绝伦,仁孝宽惠,廓然有大度”。
皇太极自幼聪明伶俐,讨人喜欢。他酷爱读书,记忆力超强,能够过目不忘,既精通满文,也通晓汉文典籍,在诸兄弟中学问最好。皇太极也喜欢练武,从小练习骑马射箭,能够箭不虚发,属于文武双全。
皇太极心思缜密,胸有计谋。他从七岁开始主持家政,把家里日常事务、钱财收支等都管理得井井有条。努尔哈赤十分喜欢这个儿子,称他为“心肝”。
皇太极长大以后,面色红润,眉清目秀,处事稳健,举止端庄,风度翩翩。他言语不多,城府较深,待人恭敬,在诸兄弟中人缘最好,深受努尔哈赤器重,兄长代善也很佩服他。
皇太极年龄不大,就随父兄征战沙场,二十多岁独领一军,成为著名将领。皇太极打仗善用谋略,往往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成果,屡立大功。皇太极为统一东北女真各部、建立后金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任命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为四大贝勒,由皇太极掌管正白旗。当时,皇太极二十五岁,年龄最小,因而在四大贝勒中排名最后。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地位最低,四大贝勒按月轮流执政,地位是一样的。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以后,发布七大恨,开始攻击明朝,发兵攻打抚顺。皇太极献计说:“抚顺城中正在开马市,来往客商很多,我们可以派人混进城去,里应外合”。努尔哈赤认为是个好办法,欣然接受,结果顺利攻占了抚顺。
在萨尔浒大战中,皇太极率领他的白旗军,与众兄弟一起,在几天之内,转战数百里,击败了明朝四路大军,取得辉煌战果。萨尔浒大战之后,皇太极又独自率军,打败了蒙古首领林丹汗。
皇太极在諸兄弟中以谋略见长,常有出人意料、克敌制胜之策。努尔哈赤对皇太极青睐有加,军国大事常与他商议。在宁远之战中,面对威力巨大的红夷大炮,皇太极也束手无策,结果金军惨败而归。皇太极亲眼目睹了红夷大炮的厉害,即位后开始研究仿造大炮,很快制造出来,称之为红衣大炮,清军如虎添翼。
宁远惨败半年之后,努尔哈赤驾崩。谁来继承大汗之位,就成了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
后金实行贵族共和政体,由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大汗的继承人也由八和硕贝勒共同推举。当然,努尔哈赤的意见,是起主导作用的。可是,努尔哈赤在临终前,并没有留下遗命。这样,八和硕贝勒的推举,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贝勒,原为满州贵族的称号,后来成为一种爵位,级别很高。和硕,是满语对地方或旗的称呼;和硕贝勒是最高的爵位,一般只有皇室成员才能被授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