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您找我?”毛毛匆忙赶来。
“来,陪爹坐一会。”赵武示意儿子坐下。
“不知爹找孩儿可是有要事相商?”毛毛给父亲斟了一杯茶,递到跟前之后问道。
“只是想找人说说话,并无要事。”赵武喝下半杯茶,看向儿子。
“最近爹似乎心事重重,不知是因何事而起?”赵成已入仕三年,如今已是一名主管舆车的大夫。二人是父子又兼同僚,会面交谈的话题已是公私难分。
“政务繁杂,你爹素来多思善感,不足为怪啊。”赵武自嘲道。
“不——”赵成摇摇头,“弭兵之前,爹一度焦心不安。达成议和之后大不相同,整日喜笑颜开。最近又不同,似乎颇为担忧。”
“你娘说的没错,我儿敏感聪慧,爹想强装笑颜,还是逃不过你的犀利眼神。”赵武又欣慰又感慨。
“爹谬赞。”赵成有点不好意思,“古语说‘知子莫若父’,父亲总是最了解儿子的。儿子对父亲的了解只是皮毛,不过是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臆测罢了。”
“既如此,我这个父亲就猜猜儿子的心事,看看古人说的对不对。”赵武想了想,说道:“你定是在想,为何弭兵之后各国的内斗此起彼伏,又或者是天灾为何如此频繁,对吗?”
“孩儿的心事竟如此明显?”赵成非常惊讶。
“这不是心事,是我看到你在书房落下的公文,所以知你所想。”稚气的脸庞写满疑惑,赵武不觉好笑。
“原来如此。”赵成稍稍放了心。父亲神机妙算,有什么秘密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岂不是有些可怕?
“宋国的天灾比郑国多出一轮,郑国的内斗比之宋国的火,对国家造成的损害却不输给宋国。”赵武感慨道。
宋国饥荒刚刚缓过来,百姓勉强填饱肚子,谁知祸不单行,又发生火灾。盟国受灾,各诸侯理当伸出援手。于是鲁国的叔孙豹、晋国赵武、齐国公孙虿、宋国向戌、卫国北宫佗、郑国子皮及小邾国的大夫在澶渊会面,共同商议对宋国实施救助。
盟会时,各国代表说得天花乱坠,慷慨激昂。毕竟身为盟友,除了维护各国安定,不准相互攻伐之外,还要扶危济困,共渡难关。宋国遭此大灾,损失惨重,理应属于扶助对象。谁知,盟会之后此事便不了了之,再无任何音讯。
“既然已经盟会,为何后续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动作?”这个疑问在赵成心中埋藏很久,今日才得机会问出口。
“‘淑慎尔止,无载尔伪’——你定是在想这两句话吧?”赵武问道。
好好谨守行动,不要表现虚伪——这是告诫人不能不守信义。这是赵武小时曾听过的训示,赵成也一并接受过这样的教诲。诸侯盟誓竟不践行诺言,可说是明目张胆的不讲信用了。
“是。”赵成大大方方的承认道:“一人说说也就罢了,一伙人都言而无信,实在令人费解。能做便去做,不能就不要承诺,岂不两便?”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