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时候,冯闯就看到河边有一处工地正在吃午饭,一辆送餐车停在那里,身穿白色外套的厨师正在将一勺勺烩菜盛到那些劳工手中的粗瓷大碗里面。
劳工吃饭的地方距离列车很近,菜肴里面有土豆、豆角、粉条等,看上去就十分诱人,每人另有一大块单独分发的肉类。那肉块方方正正的,却看不出是什么牲畜的肉能够切得如此整齐均匀。
劳工们的主食是烙饼,那饼应该烙得很大,被切成巴掌大小的角,就那样堆在一只大笸箩里面,任由劳工们自己拿取——也就是随便吃。饼的颜色很浅,明显是纯净的白面制作的。
看那些劳工拿饼的时候,每人只拿上三四块,显然这东西常吃,否则这些壮年汉子一个人就能吃下去七八块,甚至更多。再看这些人看到那肉时不满地撇嘴的神态,明显就是嫌弃。如果说这种肉不经常吃到,傻子都不会信。
“怪不得流民们都逃回互助会这边来了,这样的伙食谁会不动心?”冯闯暗暗想道,心里有些酸溜溜的。随即他又意识到另一个问题:现在是中午啊,难道这些劳工都是每天吃三的?
现在文朝普通人家都是每天两顿饭,天亮起床之后先下地工作,等巳时正(上午十点)左右才回家吃早饭。农忙时早饭是一天最重要的饭食,要以干的为主。
饭后稍作休息便继续下地劳作,到傍晚的酉时正(晚上六点)前后回家吃晚饭。晚饭后没有什么正事要做,所以基本都是喝稀饭,以节省粮食。
至于吃肉,还是等一等吧,等过年的时候一般人家都会有肉吃的。
“这些人吃的是什么肉?”冯闯最后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章绪和高文贞异口同声地说道:“是鲸鱼肉。”
“鲸鱼肉有些腥气,大家都不爱吃。可是好肉哪有那么多,一般每月也只能吃上三四回,平时还是吃这鲸鱼肉或鱼干的时候更多。”高文贞又补充说道。
“什么是好肉?”这个说法冯闯从来没有听说过,于是问道。
“最好的肉是猪肉和驴肉,油水足,味道也最香。其次牛羊、骡马、鸡鸭等牲畜肉也可以,新鲜的海鱼也可以勉强算是好肉了。咸鱼、咸肉、鱼干、肉干,或者这鲸鱼肉、还有兔子肉什么的,就算不上好肉了。”章绪解释道,“我也是去年回到青岛之后才知道这说法的。”
再往前走,路边能够看到的风车越来越多,这些风车已经不完全是用来运土,多数都在农田里面独自工作。后来终于看清,农田里面的风车应该是在提水,把水渠或水井中的水提到田间的渠道之中,然后流进田地里面,浇灌田里的庄稼。
这事冯闯知道,章泽天在几年前已经开始在做,现在看来已经在比较大的范围里面推广开了。今年的天气仍旧比较偏旱,这样浇灌之后,收成便能够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