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72弹簧的制约(2 / 2)

为了保持弹簧性能,只能尽量在使用前再给弹匣装弹,而且空弹匣在非战时更是要拆开存放,让弹簧处于完全松驰状态才行。

使用手枪或短管枪的基本都是用于防身,这种需要在使用前临时压弹的弹匣对自卫火力影响极大。但不可否认的是,二线自卫队员依靠这两种枪械,仍旧可以在近距离遭遇敌人时获得比较强的持续火力。

使用这两种枪械的自卫队员在非战争环境下基本可以不用带枪,而战争毕竟时间有限,只要在进入战场环境前装弹,一个弹匣至少能够保证在三五天内拥有完整火力,这也就足够了。只要为使用者准备足够多备用弹匣或弹匣弹簧,就能基本满足使用要求。

发生失效的弹簧也不会直接报废,可以返厂进行形状矫正之后重新进行热处理,便可以再次投入使用。

章泽天设计的这种守枪的外形类似于抗战时期的德国撸子,重量只有二斤多一点,可以用枪套方便地佩带在身上,基本不影响日常活动,算是相当方便的一种枪支了。

同样因为弹簧的原因,这守枪无法完成自动复进动作,每次发射之后都要手动上膛,才能进行下一次射击。好在击发的时候借助伙药的推力,已经完成了退壳和挂机操作,只要向前推动套筒尾端完成上膛和闭锁即可再次发射。

因为目前的加工技术不足,章泽天原本并没有打算把退壳功能加入这把守枪之中。只是如果那样的话,手动退壳时必须加入一个额外的动作以解除弹膛的闭锁,才能拉动套筒完成退壳。同时在上膛之后还要加入一个手动闭锁的动作才行。

这就像那种拉大栓操作的老式歩枪一样,必须将拉机柄转过一个角度,才能向后拉。前推上膛之后又要将拉机柄转回去实现手动闭锁。现在自卫队使用的线膛歩枪就是这样操作的。

不过这种回转式闭锁机构并不适用于守枪,那个巨大的拉机柄实在是太碍事了。不仅碍事,守枪的结构太过细小,也没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事实上无论采用哪种闭锁方式,手动解除闭锁的力量都比较大,对使用者的要求过高。在紧急情况下,有些使用者很可能根本无法完成正确的解锁-退壳-复进-闭锁-瞄准-击发这一系列复杂又费力的操作。强制的双手操作又限制了这支枪的使用效果。

最终的设计中,章泽天选择了枪管偏转式闭锁机构,通过射击后坐力稍稍延迟打开闭锁,并将枪机向后推实现退壳和抛壳。枪机最后被弹匣中的仔弹挡住,需要由射手将其向前推,把挡住枪机的仔弹推进枪膛,并顺势将偏转的枪管复位,完成闭锁。

这种结构与半自动守枪的区别就是需要手工复进上膛。

后世的半自动守枪里面,这个动作是由复进弹簧完成的。而章家铁工厂现在的技术恰恰解决不了弹簧质量问题,于是生产出来的守枪就只能是手动守枪。

这种结构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使用者如果只能用一只手操作时,可以用身体其他部位推动套筒尾部完成复进上膛,甚至还可以借用墙角、石块来做这件事。即使只有一只手的人也可以轻松使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