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入侵毕竟在京城一带,距离青岛还有两千里,女真人打到这里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若真的是针对后金入侵的准备,几乎是可以忽略的。
在这种情况下,青岛这边更应该注意的应该是那些趁火打劫的小偷小摸和邪教等会道门势力,而不是战争本身。
当然,章泽天预防的重心是有可能造反的辽东骑兵,就另当别论了。
此时的互助会海军,定海、宁海两艘远洋战舰率领着济州号等五艘武装运输船停泊在建设中的分水港,警惕着来自黑水洋的威胁。
威海号和刚刚完成修复的镇海号战舰,与东江号等三艘武装商船则驻守在青岛港。
因为冬天不利于航行,章家商行等互助会下辖企业手中的运输船有一半多一点停泊在青岛,章泽天又下令让停泊在其他港口的能够抽调的运输船全部返回青岛待命。
将来情况紧急,如果真的需要从青岛跑路的话,现有的船只一次可以运走5000人,那么现在青岛的全部关键人员和资料可以在第一趟运走,然后第二趟是携带轻武器的自卫队,第三趟是关键设备和火炮;第四趟开始是基础人员和原材料、牲畜、粮食等……
不对!
章泽天忽然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真的被逼到了需要上船逃跑的地步,哪里还有这么多东西及人员可以运输?那时的情形必然已经十分紧急,只能是能抢出来些什么就运什么了。
可是以目前他们的实力看,除非现在的大文朝抛弃一切倾巢来攻,否则他们若只要稳守青岛一个点的话,可能还没有什么势力能够在短时间内攻破。
他一直把上船逃跑当作保护家人的最后手段,包括占领济州岛和平壤平原,以及开拓鲸海诸多基地,隐隐也是为最后的外逃建立避难所。
但是在这一系列的发展之中,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建立起来了一个比较强大的势力,甚至已经可以与后金这样的庞然大物近身一搏了。
即使不考虑武器和战斗力差距,单从部队数量上来对比的话,此时在青岛的互助会自卫队总人数也已经超过4000人,这还是没有计算海军和可能临时调动起来的民兵的数量。而即将造反的辽东骑兵不过1500人,难道还会打不过不成?
至于辽东骑兵造反之后裹挟的当地驻军和乱民,不管数量达到多少,都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战斗力非常差,是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的。
回想当初,章泽天自己不是也把这次叛乱当作获得人口的机会来看待的么?
看来是时候来调整一下互助会的战略目标和自我定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