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66大炼钢铁(2 / 2)

同时,在青岛港口,第一条港内铁路也完成了修建工作。铁路将码头和铁厂、炼焦厂、木材厂、船厂、水泥厂等需要大量运输工作的工厂连接起来,虽然铁路上的车辆仍旧是由畜力拖动的,但是运输效率还是得到了成倍的提高。

随着铁料供应的充足,各处工厂里面需要的一些耗铁量大的设备也先后制造出来,使工厂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尤其是动力设备之中,传动部件基本都用钢铁缺口替换掉了容易磨损的木头制品,动力更加平稳可靠,生产加工的质量也得到了同步提升。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在高炉炼铁成功之后两个多月,转炉炼钢试验成功!第一台试验转炉的产量并不大,一次只能炼制不到一吨的高碳钢,但是转炉的效率远不是早期锻打和坩埚炼钢能比的,第一次形成了钢材的批量生产。

转炉钢的质量算不上好,尤其是他们还制造不出来纯氧,只能使用空气顶吹法,但是这种方法毕竟解决了有或无的问题,转炉钢直接带动章家庄的钢铁制品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春节后,军械厂因为铁料紧缺,一度停止了火炮的铸造,直到登州交易到的铁料运回来才重新开工。造船厂新建造的船只因为火炮生产的停顿,并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装备上火炮,在军械厂重新开始铸造火炮之后,才陆续为这些船只配备上了火炮。

为新型战舰专门研制的近防炮也在六月完成了定型,并且试验性地生产出来了几十门。这种火炮的体积不大,早期没有船只可以列装,便都配上炮架,装备给了驻防在章家庄周边的陆军使用。

再有的其他船只,因为缺少安装这种近防炮的专用支架,暂时还无法装备近防炮,所以近防炮的生产都向陆军倾斜,倒是给普通陆军排级和班级提供了一种新式武器,陆军也围绕着这种新武器开发出来不少新的战术。

前往皮岛的船队比探索朝鲜的找矿船队顺利得多,他们出发之后便直奔西朝鲜湾最北端的鸭绿江口,并在第一时间找到了皮岛。

当船队靠岸之后,看到的是岛上的那些像骷髅一样的人。由于后金切断补给的行动,岛上的人们口粮严重不足,只有那些在册的士兵能够每天分到可怜的一点点粮食吊住一条命,而那些自发迁移到岛上的辽东百姓,是没有粮食补给可以分配的,他们只能从海里捕捉一些鱼类或贝类来勉强维生。

但是这些百姓们缺少高效的捕鱼方法和工具,鱼获根本难以维生,等章家船队来到皮岛的时候,岛上总数达八千多人的辽东百姓只有不到五千人活了下来,有近三分之一被活活饿死了。

岛上的士兵也只是勉强活着而已,每人每天二两粮食,也只能维持不死而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