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道:“听说你在家乡建设起了各种工坊,多用风车或畜力驱动,而你家的运输和耕作也都有牲畜役使,看来这些牲畜除了为田地提供粪肥之外,还为你做了许多事情啊。”
章泽天道:“的确如此。养殖牲畜用来役使和造粪是个相当好的办法,只是其中的巨大风险也不是一般农户能够承担得起的。平时没事时倒还好,万一闹起来疫病,牲畜会成批死亡,实力稍弱的农户无力抵抗这里面的风险,一旦遇上就会破产,并非能够大面积推广的办法。”
说话之间,章泽天把自己给农业合作社印刷的各种小册子拿出来给徐光启看:“岳父请看,这是我们试验田去年总结出来的一些农业上的经验,其中有些则是一些老农多年经验的积累,我把它们分门别类地印刷出来,如果能够在农户之中推广,应该会增加不少收成。”
徐光启连忙接过去细看,这些册子包括《玉米种植要点》、《土豆种植要点》、《冬小麦与夏田轮作技术》、《良种培育与改良》、《堆肥技术》、《作物常见病害防治》各种不同的农业技术都说得比较详细。册子里面的文字浅显易懂,其中甚至还夹杂着少数山东土语,各种册子的叙述水平高低不同,显然是同一个人的手笔。只是这些册子印刷得都非常精美,其中的一些图画同样印刷精良,这制版水平却比文采强得太多了。
章泽天解释道:“这些小册子都是由试验田里面的农工们口述出来,然后由我们书院中的学生们记录整理的。当时我要求他们记录的时候不能使用文言,以便让这些册子更加通俗易懂,便成了这个样子。”
徐光启道:“甚好。只有这样的书籍文章,才是能够真正指导农人耕作的书籍。只是你为了印刷这些书,光是制版就花了不少银子吧。这些书的印刷装订如此精美,你那油印的办法肯定是做不到的。”
章泽天道:“我那里对印刷的需求越来越多,油印只适合临时印刷少量纸张,所以我就开了一个印书作坊,除了这些农业书籍之外,还印刷一些书院和技术学校使用的教材,我那里给工厂的工人和自卫队的队员们做识字扫盲的教材也由作坊印刷。此外也有一些普通书籍也印刷了不少,用来对外销售,否则一直倒贴银子的话,这作坊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
徐光启奇道:“最近你们南通分号销售的那些书籍,印刷同样精美,价格远低于普通书肆的书籍,不会都是你们自己印刷出来的吧?哎哟不对,你这小子怕不是又搞出来了什么新的印刷技术吧,否则怎么能短时间内刻出来这么多印板,印出来的书籍又怎么会如此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