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记榨油坊是到青岛港区投资建厂的第一家外来企业,章泽天为他们免去了第一年的税收,同时也使用设备参股的形式,为油坊开发出一套规模更大的榨油设备,投入后占股40%。
按说连设备都弄出来了,是没有必要再让别人占有股份的。但是榨油这件事是一个技术活,没有技术的话,同样的油料作物,出油率相差会很大,于是就有了如今双方合作的新港榨油厂。
试验田的土地除了种植这些新作物之外,还有近一半的剩余(第二次种植的土豆和红薯多数都种在章家其他土地上)。这些土地并没有浪费,章泽天安排农工们把家里原来种植的高粱、小米、大豆、小麦等多种作物都种了些试验田,主要用来培育选拔优良品种,以改良品种,提高产量。
培育新品种是一个长期工程,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见效的。章泽天从庄子上请到一些著名的种田好手,与他自己带的几个学生共同组成农业小组,来进行这些品种优化工作,等将来出了新成果之后,应该能够让传统作物的产量或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章泽天对十六里铺的试验田和火.药作坊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惟一令他稍有不满的就是牲畜的数量还是有些偏少,肥料和制硝的需求还有些缺口。
但是这个问题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现在那里那一万多亩被辟为草场的山丘荒地上面只种植了一些苜蓿,总体数量还没有上来,玉米草也需要明年看一下种子收获的情况再扩大种植规模,否则饲料根本供应不上,限制了牲畜总数的扩大。
再有,这半年的使用情况显示,相对于马和牛来说,骡子还是有着明显的优势的。只是骡子的繁殖需要时间,而为了繁殖骡子扩大马的饲养数量也不是多么划算的事情。
马的购买成本高,对饲料的需求量大,而且非常娇贵,容易生病,饲养成本太大。
他已经让人运了一批二十多头叫驴(种公驴)去了济州岛,要求岛上帮忙繁殖一批骡子出来。预计到明年春夏之间,便会有上百头骡子在济州岛出生。到后年年底或大后年年初,这些新繁殖的骡子便能够投入使役,使这里的牲畜动力情况得到较大的改观。
按照达成的协议,济州岛的大静县在以后的五年里面,每年将为他提供不少于一百五十头骡子,使他这里的运输和生产动力用畜基本得到满足。
说到动力和运输问题,正是章泽天最近比较头疼的一个发展的短板。目前风力已经成为生产动力的主力,但是风力存在功率不稳定的问题一直让他十分头疼,很多设备的加工质量受这不稳定的动力影响,总也无法稳定地提高,很多时候为了动力的稳定,只能放弃廉价的风力,改用畜力甚至人力,极大地限制了加工技术的发展,也使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