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泽天本想请高年级的学生帮忙做一些抄录工作,却被那几位先生给联合挡了回来,理由是怕影响学习,天知道真实理由到底是什么。
在所有先生里,只有盛先生并没有给出明确意见,但是他就要在年前去职,回家准备儿子的婚事,而且不准备再回来,这样,他同意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另外,春节过后就要开始春耕,章泽天班里的孩子都要回家干活,他这个班也要解散了,到时候他的新“工作”会是什么还没有定下来,再深究这件事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再有一件让章泽天念念不忘的事,就是印刷的问题。手抄的东西毕竟效率太低,一些新编制的教材之类的,如果能够印刷的话,就会省事多了。
并不是这个时代没有印刷术,雕版印刷在宋代已经十分流行,简单的泥活字在宋代也已经出现,但是来到这个时代之后章泽天才发现,他想象中的活字印刷根本看不到,而雕版的低效率和高成本让书成为一种奢侈品,一般的穷人家根本买不起。而且他们当地好像根本没有印书的,县城书铺的书也都是从南方及省城进货的,他二哥好像就从南方给县城的书铺带过书。他要想给自家的学生们印些教材什么的,将会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章泽天仔细回忆了一翻后世的印刷办法,把与电脑相关的先排除掉,剩下的还有铅活字、石印及油印等几种。反复思考对比之后,发现油印可能是最容易实现的办法了。
活字印刷需要的活字数量巨大,肯定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制版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也不可预料,估计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
至于石印,他只知道是在石头上用化学方法制版,至于具体的操作方法,以及需要的化学原料,就完全没有概念了,这显然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何况现在这个时代,要想找些酸碱之类的化学物质更是难于登天。
最后剩下的就是油印了。章泽天小时候见过老师油印试卷,在蜡纸上刻划出文字,然后让油墨从文字所在的洞中透过,印在下方的纸上的办法倒是一目了然,完全可以一试。
回想了一下前世见过的手动油印机的样子,章泽天画了一张草图,然后去找谭木匠做架子和滚轮,找区铁匠做钢板和铁笔,自己则在章贵的提示下,来到了二哥章泽祥存放货物的仓库,这里有各种各样可用的东西。
仓库没有让章泽天失望,他在仓库里找到了一匹细绢,也许可以用来做漏墨的网版,另外带找到了一些蜂蜡,估计可以用来制作蜡纸,虽然不如石蜡爽利,不过问题应该不会太大。
好了,现在他要的东西基本找齐了,只差最后一样,就是油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