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都市言情>七零之走出大杂院> 第33章 第33章芥末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 第33章芥末墩(1 / 2)

第33章芥末墩

人有时候就是那么奇怪,比如在胡同里,顾舜华说话来可能满嘴胡同味儿,到了内蒙,时候长了,普通话标准起来,当时几个南方战友说你说几句标准北京话,顾舜华竟然说不来。

这都和氛围有关系,没那氛围,找不到感觉,张不开口。

她乍看到任竞年惊了一下,也是因为这个。

哪怕再熟悉人,但是在她认知里,这是内蒙兵团人,是和萧瑟荒凉矿井联系在一起,是带着阴山苍茫气息人,现在,这个人突然现在局促大杂院里,现在胡同甜糯米酒香中,现在街坊视线中,这让她多少有些时空错『乱』感觉。

任竞年挑眉,看着她。

她反应过来,己也抿唇笑了:“怎么这会儿来了?”

任竞年:“过了年,没什么事,该交接就交接了,该处理也处理了,就提前过来了。”

顾舜华:“你快进屋吧,外面冷。”

这时候街坊听到动静,都探头过来看,顾舜华便给大家介绍:“这是孩子爸爸。”

大家心里难免疑『惑』,想着这来得可突然,不过都是街坊,不会给人面不好,一个个都很热情地招呼拜年。

五原矿井空旷得很,山荒凉,一眼看去就那么十几户人家,哪见过这么『逼』仄房屋,横七竖八地罗列在那里,各窗子里又有人头探来,任竞年初来乍到,就像掉到了『迷』宫里,一时有些应接不暇,好在也笑着和大家给大家伙拜年。

最后终于进了屋,一进屋,顾舜华任竞年大包小包接过来,放下,口中道:“妈,这是竞年。”

陈翠月刚才也已站起来,放下勺子,熬米酒锅端下来,又匆忙拢了下头发,现在看到女婿,忙说:“天这么冷,快坐下,快坐下,吃了吗?”

任竞年:“吃了。”

顾舜华想着那火车一路过来肯累,也不见得能吃好,便道:“妈,咱们饺子先下了吧,正好跃华和孩子也饿了。”

陈翠月便忙道:“好,这就下饺子,你带着他先洗洗手。”

于是顾舜华便领了任竞年过去外屋,一到外屋,就见顾跃华手里拿着一本书在看,只脚因为太长,放不下,只能搭在窗台。

个孩子脱了棉猴,穿着『毛』衣棉裤,就从窗台沿着顾跃华小腿大腿往下滑,满满干脆拽着他腿坠坠儿,就跟个调皮猴子一样。

门框很矮,屋子里除了床外也没什么下就地儿,任竞年就站在门前看孩子,看着个孩子欢快笑,他眸中泛起温柔来,唇边也抿起一抹笑。

最后是多多,眼角扫过,之后突然发现爸爸,傻傻地看着任竞年,瞪大眼睛,不明白怎么回事。

到底孩子小,任竞年怕己猛地现吓到孩子,便笑着叫了声:“多多。”

多多看了任竞年半响,终于小嘴一扁,“哇”一声哭起来:“爸爸,爸爸!”

满满也看到了:“爸爸,爸爸来了!”

个孩子跟球儿一样,连滚带爬地从床沿爬下来,之后一起扑过来。

任竞年蹲下来,一边一个,将孩子抱在怀里。

多多放声大哭:“爸爸,爸爸,多多想爸爸了!”

满满本来努忍着不哭,他舅舅告诉他,他是哥哥,是爷儿们,爷儿们可不是轻易掉眼泪,可他最后是没忍住,不争气地哭了:“满满不当爷儿们了!”

任竞年哄着这个,抱着那个,个软软糯糯宝宝,放下哪儿都不舍得,又怕己火车坐了一夜一宿身不干净,又怕外面天冷己给孩子带了凉气,只能小心翼翼地哄着抱着。

顾舜华看个孩子哭了一番,也差不多释放了情绪,便说:“好了,你们爸爸没吃饺子呢,让他先洗洗,等会儿咱们一起吃饺子。”

说着,给孩子擦了擦眼泪,他们抱离了任竞年。

任竞年看了她一眼:“那先洗手洗脸。”

顾舜华:“脸盆在前屋,让跃华带你过去。”

说着,吩咐顾跃华:“你带你姐夫到前屋洗洗。”

顾跃华乍看到一个人高马大穿着军装男人风尘仆仆现,也是惊了下,现在明白过来,连忙说:“好,好,那,那姐夫——你跟过去前屋。”

说实话乍叫姐夫舌头有点结,毕竟大家头一次见面,而且己姐和人家离婚了。

不过姐说让叫姐夫,他当然就叫姐夫。

任竞年便看向顾跃华:“你是跃华是吧,你姐常提起你。”

顾跃华忙笑:“对,姐夫,们这边。”

当下顾跃华带着任竞年过去洗手了,顾舜华安抚了个孩子情绪,哄着他们:“不哭了,们马吃饺子。”

个孩子眼睛里蓄着泪呢,不过是乖乖地点头。

顾舜华便给孩子穿了棉衣和小皮鞋,之后领着孩子过来前屋。

这时候顾全福听说消息,也回来了,任竞年已和顾全福见过了。

热腾腾饺子锅了,陈翠月便招待着,大家伙坐下来一起吃饭。

饺子是陈翠月压剂儿,顾全福拌馅料,顾全福拌馅有讲究,牛肉大葱,羊肉冬瓜葫芦,虾仁韭菜,多少分量多少比例,这都是有谱儿,也是得亏今年去了玉花台,临过年饭店里福利,给员工发了不少粮票菜票,饺子可以不吃大白菜了,做了牛肉大葱,也做了虾仁韭菜,这些馅料比起白菜吃起来然稀罕一些。

热腾腾饺子锅,一个个皮薄馅大,再搭配特意买镇江香醋,放早就准备好腊八蒜,是够味儿。

陈翠儿可劲儿招待:“吃,吃,来到这里就是来家里,甭客气。”

冒着热气饺子放在了任竞年面前。

任竞年正要说话,顾舜华不由分说,递筷子直接搁他手里:“先吃吧,们这里吃饺子不兴说话,只能吃,这是规矩。”

任竞年到嘴边话便停住了,他看了眼顾舜华,顾舜华一脸认,于是任竞年便点头,没说话。

顾跃华从旁,憋不住差点笑来,心想他姐可能掰扯,这个姐夫哄得一愣一愣。

顾全福一脸严肃,没吭声,陈翠月暗暗叹了口气,觉得家姑『奶』『奶』就是管得住女婿。

顾全福亲手调理饺子馅就是地道,一咬流汁,香得让人咂舌头,这时候蘸着香醋,那味道绝了。

因为顾舜华那句话,家里都低着头吃,没人说话了。

唯有个孩子,偶尔说句话,小小声,『奶』声『奶』气话里透着欢喜,时不时抬头看看爸爸。

不用说话,看到爸爸心里都高兴。

顾舜华用筷子夹了一块芥末墩给任竞年:“尝尝这个,们过年吃饺子都得配这个。”

任竞年就看一坨流着米黄浓汁——好像是白菜?

他估『摸』着是北京什么小吃,便点头,咬了一口。

谁知道这一口下去,一股子味儿就从鼻子直冲脑门,任竞年鼻子发酸,眼泪差点来。

顾舜华抿唇笑。

顾全福严肃地咳了声。

顾跃华看不下去了,连忙提醒:“姐夫,喝饺子汤。”

任竞年忙喝了口饺子汤,这才压下去,不过压下去后,倒是觉得刚才那味道爽脆甜香,实在是痛快淋漓。

顾舜华便解释:“这是芥末墩儿。”

芥末墩儿是大白菜切成寸高菜墩儿,再用芥末腌制,过年时候吃得不如平时清淡,就用这个来换口味,清爽利口,也能解油腻。

任竞年挑眉,无奈地看向顾舜华。

他没吃过芥末,只在书看到过,没想到这么冲。

顾跃华看这样,忍不住闷笑,使劲憋着。

等饺子吃差不多了,陈翠月起身收拾,顾跃华帮忙,顾舜华照顾孩子喝饺子汤,顾全福便和任竞年说起话来。

其实无非拉一下家常,诸如你们那里过年吃什么,过年现在供吗,平时都吃什么,家里做什么,有什么人。

任竞年便安分地回,他爷爷『奶』『奶』辈是农民,家里土改时候分地,他爸早些年参加招工,在公社里粮油站班,他妈种地,不过他妈在他七八岁时候就没了,他爸后来又结婚娶了一个,生下一个弟弟。

他弟弟比他小九岁,现在才十五岁,他爸在班。

顾全福听着这些,显然是不太满意,没妈孩子,有一个后妈和一个继弟,这样人家己女儿嫁过去肯受委屈,不过看看孩子都个了,个孩子眼巴巴地看爸爸,他也就不说什么了。

再说,这女婿己算能干,这不是去廊坊管道局班吗,最近他也听了听,说那是好单位,待遇挺好。

顾舜华从旁听着这场面有点冷了,便故意道:“你最近复习得怎么样了?”

她一提这话茬,旁边顾跃华也来了兴致,边忙活,边竖着耳朵听动静。

顾全福也想起这茬来了:“对,听说你在复习,算参加大考试?”

任竞年点头:“是,在复习,多亏舜华给寄资料,很好,最近复习得不错。”

顾全福:“听舜华那意思,你十六岁就去当兵了,现在也能拿起来书本知识?”

任竞年便解释:“母亲识字,很小时候母亲就教看书,后来比一般孩子早,因为得快,母亲就让跳级了,十六岁当兵那年高中已毕业了,现在时候长了,是有些生疏,不过最近复习着,多少记起来了。”

顾全福:“你母亲识字?”

任竞年:“母亲解放前在北京过,不过后来日子不太平,她家事,往外逃,流落到们家那块儿,嫁给了爸。”

顾全福一听:“你母亲姓什么?是哪家人?”

任竞年:“小门小户,姓章。”

顾全福想了想,倒是不记得有什么姓张大户人家,便道:“那你好好准备考试,如果能考,到咱北京来,那就什么都方便了。”

当然了,万一考不,在廊坊,也不是太远,虽然日子艰难点,但也能说得过去,对于这个女婿,顾全福总算能接受。

这话一,顾舜华松了口气,她知道她爸对任竞年“考量”算是到此结束了,虽说个人在一起八年了,要复婚,家里不同意照样也会复,可谁不想让家里人都同意呢,顺一点心里也喜欢啊。

顾跃华这个时候凑过来了:“姐夫,你怎么复习,最近也在复习,也是姐给找材料,这复习得费劲。”

任竞年一听,笑着:“你复习到哪儿了?”

顾跃华:“最近在看法拉底律,挺愁。”

任竞年:“这个算了解,有什么题?”

顾跃华一听眼睛亮了,赶紧己小板凳拉得距离任竞年近了,己题说给任竞年。

题倒也不是很难,任竞年提点了几句,顾跃华恍然。

陈翠月一见这个女婿就挺喜欢,现在是高兴了:“竞年来了,倒是能带带跃华了。”

顾舜华:“他也未必就一对,反正他和跃华个人可以商量商量,倒是不错。”

任竞年又己带来东西拿来,他大包小包倒是带了不少,有牛肉干『奶』酪,有当地钢丝面,给位人带了一块羊皮,让他们己做件袄子什么。

当然给个孩子带了,各一件加绒小皮衣。

个孩子看到后喜欢得不行,身试了试,其实都有些大,不过过了年一开春,脱下棉猴,身子长一点,倒是正好穿。

这么说了半天话,时候也不早了,陈翠月就说早点歇息,顾舜华也是这么想,虽说任竞年身好,但到底颠簸了这一路,铁人也得累了啊。

再说说了这么半天话,家里对他照量过了,这半新不旧女婿算是过了娘家这一关。

于是起身,带着个孩子和任竞年过去外屋。

陈翠月愣了下,才想起来闺女在外屋,外屋那么小啊!

她现在想想这事,其实挺纳闷,当初为什么不干脆让闺女住后屋,后屋至少是正屋子,也有五平。

五平虽然不大,但是比外屋那个四平不到要大一些,床也能摆得开。

当下便说:“舜华,要不你和竞年先住后屋吧,那边床要大一些。”

顾舜华却有想法,她想着年后开春就要己盖间窝儿了,盖了后稍微晾晾就搬了,那就干脆在外屋凑合。

因为只能在外屋住,所以占用了家旁边空地盖房,也算名正言顺,到时候哥嫂回来,也没得说。

如果本来就占了后屋正屋子,要己腾挪空地盖窝儿,那许多事就说不明了,己辛苦盖了,万一回头大嫂来了,却觉得这是大家伙呢?

有些想法,一家人,未必讲明白了说,或者道理大家都懂,但心理却不一是那么回事。至于大哥那里,虽说人品厚道,但如今到底有了大嫂,己没见过大嫂,到底是什么『性』子也说不清。在那本书中,她大哥大嫂根本就没提,她是全无参考。

所以不如一开始就很明白,己借住外屋,马己要盖,当下便道:“没事,凑合睡吧,哥嫂不是说正月就过来,先让他习惯习惯就行了,再说凑合几天他就过去廊坊了,又不是常住。”

陈翠月怔了下,倒是也说不来什么。

顾跃华见此,起身道:“外屋现在修了炉子,其实挺暖和,就怕姐夫睡不惯那个床,这样吧,后屋床板换过去,重新摆摆,这样就能睡下去了。”

顾舜华想想:“行,那就这么着吧。”

于是顾跃华赶紧起身去换床板,为什么是床板呢,没办法,家里根本没床。

在早,顾全福掌勺,家里光景好,不过那个时候孩子小,就只有一张床,倒是也能睡得下,后来不掌勺了,孩子大了,没那条件,也不可能再去造床了。

可孩子大了,不可能一直和爸妈一起睡,所以那个时候穷苦人家就是搭床板。

所谓床板就是头用砖头块垒起来,中间搭一张床板,床板面再铺草帘子棉垫子,这就是床了,倒是也方便省事。

顾跃华对于这个姐夫是有些佩服,人家习好,刚才给他讲题那么一点拨,他觉得有用。

再说,这是姐姐男人,是多多和满满爸,就凭这个,他就挺有好感。

所以他比谁都积极,立马跑过去,开始折腾床板了。

顾跃华过来帮忙,任竞年当然不能闲着,也赶紧手。

很快,大家就床板卸下来了,头砖头挪挪,给盘结实了,再大床板搭。

只不过这么一来,外屋小屋子可就几乎没下脚地儿了。

“这样挺好,进屋就床。”顾舜华笑着说:“床脚就是炉子,烘一夜,也能差不多烘熟了。”

她这么开个玩笑,大家也就笑起来了。

很快陈翠月提了洋暖壶和一个盆过来,有块崭新『毛』巾:“累了一路,泡泡脚,早点睡吧。”

顾舜华:“妈,们知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