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大臣对于众人探寻的目光置若罔闻,微微欠着身,站在一根立柱的后面。这一刻,只有他最能理解君士坦斯二世的心情。而且很奇妙的是,首席大臣在这一刻,第一次对这个皇帝陛下君士坦斯二世有了发自内心的崇敬。
他是一个真正心系拜占庭帝国,真正心系拜占庭子民的皇帝。
他很理解,真是太死二是现在的情绪,前所未有的焦躁,压力山大。
这一次和大唐皇朝的皇帝李承乾会面,名义上是探寻大唐皇朝为何对拜占庭帝国发动帝国战,但未尝没有根据探寻到的原因,寻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局面的想法。这是很显然,结果很不好,双方之间的矛盾根本就无法调和,其矛盾冲突之大,让首席大臣心里都胆战心惊。更让他心底泛起寒气的是,拜占庭帝国的人还混混沌沌的,而大唐皇朝的皇帝,已经看到了更远的将来。
如果仅只是如此也就罢了,君士坦斯二世不至于如此的歇斯底里。但这一次会面眼前的皇帝陛下,高傲的君士坦斯二世遭到了彻底的碾压。
从执政能力上来讲,都不必去说,大唐皇朝现在的情形谁都清楚。拜占庭帝国现在的情景,君士坦斯二世也很清楚。大唐皇朝是当世第一强大的帝国,但现在依旧是蒸蒸日上。拜占庭帝国是第三强大的帝国,但现在是日暮西沉。
从战略眼光上来看,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君士坦斯二世只着眼于现在,最多会看到未来两三年。而大唐皇朝的皇帝李承乾却看到了一百年后,而且是现在正在执行中,正在去解决一百年后的麻烦。
从心性来说,君士坦斯二世留下了大胡子,为了让自己显得成熟。而大唐皇朝的皇帝李承乾,却以自身为诱饵,一举平定的了十六路藩王造反,让朝堂上下再也没有任何反对声音。
可以说眼前的皇帝君士坦斯二世与大唐皇朝皇帝李承乾的会面,遭到了彻底的碾压。
但是让首席大臣敬佩的是君士坦斯二世在如此局面下,没有选择投降。如果他选择了屈服,选择了投降,也许他个人和他的家族,会有永远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但他并没有屈服,并没有投降,而是选择为了拜占庭帝国的尊严,为了拜占庭帝国子民的尊严,而孤注一掷,与大唐皇朝进行生死搏杀。
君士坦斯二世彻底发泄了一通后,猛然拿起桌子上的一个高脚杯,一口将里面的美酒彻底喝干,神态却突然冷静下来。坐在椅子上,冷冷的环视一眼众人:“拜占庭帝国以大唐皇朝之间的矛盾,不是宗教信仰的矛盾,不是双方之间发生利益冲突的矛盾,更不是土地和人口的矛盾,而是种族矛盾。”
“大唐皇朝作为当事最强大的帝国,其皇帝陛下李承乾所思所想让人敬佩。”
“他做了一道算术题,现如今,大唐皇朝的人口,包括各个国家子民的人口是1亿人,人口增长率是5%。,也就是每年100个人口增加五个人。这样计算下来,100年后,大唐皇朝和各个国家的子民人数将达到一百三十亿。那个时候,大唐皇朝的土地,将养活不了他们的子民。”
“你们不要以为这是一个荒谬的计算题,也不要以为这是一个荒谬的结论。大唐皇朝的子民生活富足,一日三餐都能吃饱。大唐皇朝的子民享受着非常丰富的医疗条件而且关键是大唐皇朝内部没有战争,对外的战争也没有死多少人,而且全都是非常干脆的战胜敌人。所以大唐皇朝前些年的人口增长率是10%。现在不但是大唐皇朝,还有他们大唐子民所建立的各个国家之间也不会发生战争,所以100年后,大唐人的人口数量达到130亿,是很有可能的。大唐皇帝李承乾阁下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趁着现在大堂皇朝如日中天的时候,对外发动战争。也就是对我们拜占庭帝国发动帝国之战。他要夺取我们的土地,在这里建造其他的国家。他要奴役我们的后代!”
“大唐皇朝皇帝李承乾阁下,或者说大唐皇朝,所有人的想法是一致的。简单来说,比如说一个家庭有五个人,其中一个人有一个比较好的工作,他就能养活这一家人。大唐皇朝的目的是让我们的后代,让我们的子民成为干活儿的那一个人,而他们的子民,他们的后代成为被我们养活而享福的人。这就是永世的,无休无止的奴役。对于我们而言,要么被他们永世的奴役下去,要么在我们这一代发起义无返顾的绝嗣的攻击。我们没有退路可言,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冲过去抓住大唐皇帝李承乾,逼他立下誓言,大唐皇朝永远不侵犯佰占廷帝国。或者击杀他,让大唐皇朝陷入内乱。我们没有退路,我们只能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