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派谁去投降又争论半天,最后还是曾经前往长安参加大朝会的使节出马,理由是好歹他和大唐皇帝见过一面还说过一句话,大唐讲究情谊,这就是情谊。
使节往回走了十几里,遇到追击到半途无力再追的郭孝恪。
郭孝恪从袋子抓一把葡萄干塞进嘴里,半晌后咧着嘴:“不是告诉你们让你们出兵攻打西突厥,不出兵就灭国迁移嘛。”
使节讪讪笑着:“我们在城外聚兵就是准备兵法西突厥的,没想到天可汗误会了。”
郭孝恪愣了一下,半晌后一口痰啐在地上:“tui-不要脸的劲头还真得服你们。西突厥你们是别指望了,我们陛下在来之前已经灭了西突厥。”
使节愕然的张大嘴,半晌后无力的点点头。
就这见着谁都横推的劲头,西突厥被灭也是很正常的。
郭孝恪可以辱骂嘲讽这种藩属国的使节,但绝对不能动,那是皇帝的权力。
一路上大骂他么太怂,我们皇帝打仗都没过瘾,让使节心里沉甸甸的。
龟兹王宫内,李承乾看着黄金宝座后面的黄金佛像:“这教派是什么时候传过来的?长安有不少,我以为很多了,结果到了西州焉耆还有这里,怎么更多。焉耆那里寺庙仅次于王宫,这里宝座后面还有一尊佛像?”
柳奭学识渊博,微微欠身:“西汉末年佛国大月氏曾派使臣到长安,并带来《浮图经》。东汉曾派使节到大月氏迎接僧侣,因用白马驮佛经佛像,在洛阳建白马寺以显尊崇。这西域诸国多崇尚佛教,故有此佛像。”
“唐僧,就是玄奘,回来了吗?”
“唐僧?玄奘?”柳奭皱眉沉思,“臣曾记得长安有一个小有名气的僧人叫玄奘,但好像失踪很多年了。”
李承乾这才想起来,好像玄奘同志是偷渡出去的。
郭孝恪通禀进来刚刚欠身还没说话,李承乾道:“朕在西域留一个口谕,你以后卸任安西都护府都督也要传下去。”
郭孝恪:“请陛下吩咐。”
李承乾:“法为天下县衡,没有关照而出关是为偷渡,以后有个叫玄奘的俸禄回来,先逮起来,问问他是谁在没有关照的情况下放行的。”
所谓关照关照,在后世是照顾照顾的意思,但在历史上就是通关文牒,没有关照是不能放行的。
王宫内众人脸色古怪。
这事是吏部和刑部的事情啊,怎么在这里说,而且只是一道口谕,还是要郭孝恪传下去。
郭孝恪也被李承乾这句话说蒙了,看看那尊纯金铸的佛像若有所悟。听闻陛下在皇宫里与皇后吃饭都是四菜一汤很节俭,你一个小小的龟兹国就有金铸的这么大的家伙,这不是嘲讽陛下嘛。
微微欠身:“启禀陛下,龟兹使节在外求见是曾参加大朝会的使节。”
“龟兹使节?”李承乾淡淡一笑,“龟兹现在没有了,还哪来的使节!”
郭孝恪嘿嘿一笑:“我就说嘛,要不臣现在出去揍他一顿。”
“万万不可。”柳奭慌忙伸手拦住,“陛下,以陛下统领大唐今日之威势,灭国很容易,但是要想收服国民之心很难。臣请陛下以大唐稳定为重,还是见一见使节,看他说什么。”
裴行俭也欠身行礼:“陛下,臣多日来思索劳务工之事,此次俘获……此次招募劳务工太多,还需将一些苦活累活给他们,而这些人需要有一个领导者,臣建议让他进来,看看他们说什么。”
武将们一听,看向裴行俭的目光里多了不少认同。文臣们则愕然的看着裴行俭,卧槽,河东裴氏这小家伙太黑了吧!
【作者题外话】:求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