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烛不安的跳着,映的两人的脸上都是黑黄不定,一个灼灼注视,一个犹豫不决。张韬仿佛被打了一击闷棍,心底激起一阵的战栗,他略显仓皇的瞥了乌鸦一眼又随即避开,灯影下乌鸦的瞳仁闪***的自己不敢直视。
他长长的透了一口气,情不自禁的搓着手指。吴昇哀求恼恨的面容、罗大眼惊惧诧异的眼神历历在目……
他非常清楚,北平城外黄沙莽莽,吴昇的尸骸早已虫吃鼠咬化为一片幽碧野草!也正是从那一刻起,自己已经烙上了北平王府的烙印,绝无回头之路!
乌鸦言语仿佛从他心底见缝钻出:“找到《百官录》,不管谁拿到,终究还是要交到皇上手上,关键是谁交。你我二人的差事,只是是查访,只是搜寻,说白了就是一个交代!仅此而已,不要给自己多揽事情。”
乌鸦话里话外的意思张韬听懂了,他心里稍稍的放下,但是眼前陌生的乌鸦让他心生机警。乌鸦原来不是草寇出生,他是十四衙门的人,如今投了惠王,他找《百官录》的确比北平王要合乎情理的多。
乌鸦的话语无形中把张韬的内心钻了一道细微的缝隙,如果《百官录》最后落到了惠王手里,北平王安心当他的王爷,自己一家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不比这水深火热、深浅不知的状况好千百倍?
这个念想转瞬即逝,张韬微微眯了眯眼睛,心中已经做了决定。他轻轻的拍了一下桌子,正视着乌鸦说道:“就按你说的,既然眼下算是一条线上的,就一起先找到那该死的《百官录》,但是,”他眼中光泽游移不定,盯着乌鸦说道:“先到先得,我不想跟你兄弟一场到最后弄的你死我活。”
乌鸦沉吟了一会儿,点头同意。
两人灯烛下嗡嗡嘤嘤的商量了好一阵,直到亥时,乌鸦才离开。临走两人对视一眼,看似都觉得松快多了。
乌鸦走后,张韬仍旧呆呆坐在桌边,紧紧拧着眉头沉思。乌鸦的言语不似作伪,那《百官录》的来龙去脉竟然牵扯的如此之杂!果真如乌鸦所说,那里面的内容牵扯之人真的是成千上万,上到皇上皇子下到文武百官,这个册子一旦放上台面,必定石破天惊,举世震荡!
他现在喜忧参半,喜的是独眼、黑子乃至乌鸦都撇了干系,忧的是乌鸦跟自己将近两个时辰的话语,里面的内容皮鞭一样抽的自己晕头转向。他沉下心来,仔细梳理乌鸦的话语,土狗、六子拿了《百官录》,乌鸦没敢收。年轻校尉劫持了乌鸦,然后却被惠王所救。土狗在武昌被因贪被捉,六子在襄州被杀紧随其后……
这一条线理下来倒的确合情合理,经络分明,可是,那东西呢?
他看着那跳跃着的烛火愣愣出神,嘴里默默的念叨着:“土狗、六子、乌鸦、校尉……”他“咚”的一叩桌面,决定尽快回王爷那里复命。江夏镇各方人马都已经惊了,那晚柳大人那里的动静和西院的种种动作来看,西院、皇子、甚至皇上都在牢牢盯着这江夏镇呢!
自己和乌鸦眼下成了“并肩子”,也算是一手强援,可是双刃剑迟早扎手,自己也要有个准备才行!
他心中隐隐升腾起一丝疑虑:北平王究竟是什么打算呢?他不敢细想,随即便又开始琢磨起《百官录》的下落。
“啪”的一声脆响,张韬眼前的灯芯爆了一下,一种直觉陡然在张韬脑中划过,那《百官录》已经捂不住了!
有道是: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一步难后退,退则万丈渊!张韬此时终知《百官录》的前前后后,来龙去脉。各方人马早就鱼鳖皆惊,惊雷骤变只在朝夕!风雨飘摇之际,他又将如何处置?欲知后事,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