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镇-扑灯蛾(一)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玄幻魔法>江夏镇> 扑灯蛾(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扑灯蛾(一)(1 / 2)

书接上文,说那吴昇一案果真如景大人所料落得个心照不宣,囫囵结案。这头梁王、“九千岁”暗通款曲;那边陆洋、石俊峰惴惴不安。这景大人又如何应对呢?

此时景大人被皇上冷不丁一句“北平如何”问的是猝不及防,他满心满意的准备着应付吴昇一案,怎料皇上却表现的没什么兴致,好似无所谓一般。这下真是一拳打空,登时迷惑。

他是在座三位大臣里唯一一个亲赴北平查案的,现在皇上问了,自然无法回避,便硬着头皮起身行礼说道:“北平战事仍旧焦灼,据下官查案时观察,保定、河间、天津诸城粮草马匹源源不断的往前线输送,眼见着天气转冷,本不利于作战,可匈奴人似乎已经被北平王黏住了,只能咬着牙死撑。”

他这话说的滴水不漏,他当然知道皇上短短的四个字“北平如何”明面上是问战事,其实还有一层潜在的含义,便是北平王如何。但是他不敢贸然回答啊,他深知“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道理,哪怕拼着被皇上责备,也只能靠船下篙,掂量着办。

皇上听完景大人的回答,心中暗暗冷哼了一下,有些不快。随即他接过“九千岁”递来的茶水,轻轻的抿了一口,眼睛微微瞥了一眼旁边的汪青,心中有了计较。

厅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那“九千岁”正小心翼翼帮皇上揉肩捶背,见得了空子,眼神微的一动,斟酌着说道:“皇上,现在眼看着就要入冬,匈奴人也撑不了几天了,北平王深知用兵之道,想必肯定是能退敌的。奴才觉得您呀可别在多虑了。”

“九千岁”的话语绵里藏针,说的皇上瞳仁不禁一跳,退敌?忙忙碌碌这么久,要兵给兵要粮拨粮,都打到这个份上了,天时地利人和都给他北平王占了,如果仅仅是“退敌”,真该好好琢磨琢磨这北平王的用心了。

景大人听着“九千岁”的话语,开始还不甚在意,直到听到最后那关键的“退敌”二字,才知道那太监的险恶用心。

皇上也是略略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道:“北平王是我的亲弟弟,虽不是一个母亲,但是打小就在一起长大,他的能耐朕是很了解了。”

皇上仿佛在说故事一般,将往事娓娓道来:“当年先帝在位的时候,对我这个弟弟还是很欣赏的,说他是‘英雄虎胆’,还特地赐他‘伏威’二字。可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因为他的孤胆,反而被先帝所不取。你们可知为何?”

三人都竖着耳朵凝神揣摩着皇上的话语,每一个字都恨不得磨成了粉仔细的品,一时无人言语。

皇上冷不丁的呵呵笑了一下,三人却是一惊,只听皇上朗声说道:“我们君臣之间不要弄得那么隔阂,今天就是找个机会谈谈心,别搞得跟御前会议一般,有话就说嘛。难道你们也玩阳奉阴违,阿谀奉承那一套?”

这景大人心知肚明,皇上这是暗示自己应该接下皇上的话梢,但是一时无措反而迟钝了些,正要斟酌着开口,余光扫见汪青倒是站了出来。

一旁的汪青一惊微微品出了其中味道,便起身行礼从容答道:“皇上,臣以为先帝乃创立天下的雄主,文韬武略、奉天承德。后来天下既定,虽四方稍有不平,但为长远之计,百姓安居当为第一要务。皇上雍容气度,处理政务井井有条、以诚孝示人、以实务服人,正大光明、从无私心,下官斗胆揣测当是这诚、实二字为先帝青眼有加。”

这汪青这话说的可真是妙不可言!看似夸赞皇上,同时肯定皇上当年继位合法又合理,后面捎带的那句“正大光明、从无私心”不正是刻意的往惠王的“孤臣”形象上靠吗?

那景大人和正在给皇上捶背的“九千岁”听了也不得不暗自赞赏,这汪青年岁不大,面圣侃侃而谈,从容气度,虽是夸赞但是火候拿捏的恰到好处,既不谄媚还留着不足,看似抢先发言有刻意卖弄之嫌,仔细品味之下,却真的是“小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皇上听了汪青的话语,哈哈的大笑起来,拍了拍腿说道:“好你个汪青,这嘴片子还真是能糊弄人。”随即笑容微微一收说道:“你现在是督察院的都御史,那是百官风纪之司,你可要慎重。”

皇上意犹未尽,又伸手指着汪青温和的说道:“还有啊,你还兼着詹事府的差事,虽是虚职,也是闲职。可是如果用心也是够你受用的。”

景大人听到此处眉梢微微一跳,皇上今天是怎么了?这话语若有意若无意的怎么都往汪清身上偏?莫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