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天启七年-第四十四章 武备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四章 武备(1 / 2)

大明其实是很重视火器的,但是因为连着出了几个不靠谱的皇帝,整个王朝党争太烈,都没人干正事,天天争权夺利,中下层官吏更是只顾的捞钱,年年制造的火铳不少,当兵的宁愿用大刀也不用火铳,为什么?还不是成本压缩得太厉害,本来一支火铳成本三两银子,大官大笔一挥,吃掉一半,小官有样学样,再吃掉一半,到了工匠这里,只有几分银子,还要按期交货,自然是粗制滥造,样子像那么回事就行了。至于能不能放,会不会炸膛。那就不管了,当兵的打仗用这个,打死的敌人还没有炸膛搞死的自己人多呢,自然没人敢用。

王海深知其中猫腻,天下的道理万变不离其宗,没有监管,自然是贪得天昏地暗啦。财务造假啊,虚报经营费用啊,利益输送啊,老鼠仓啊,抬轿子啊,嘿嘿,你懂得。。所以东厂西厂番子就有了用处了,番子们不用监视百官了,那是锦衣卫的活,工作只有一个,那就是大抓特抓质量工程,火器是重中之重,能不能打败后金的铁骑就看火器的,每个监造工坊都派驻了东厂和西厂的番子,所有银两拨付下来后,每个环节都有番子盯着,发现贪污的举报有奖,抓住真凭实据,彻查无误的把贪官的家产分一半奖励有功人员,每一支出厂的火铳都镌刻有制造工匠的名字和生产日期,若有质量问题,终生追责。

王海下了一道恩旨给工部,大明所有国有的制造部门里的工匠一律不得拖欠工资,后代允许参加会试,(可以考公务员),凡现职工匠包吃住,子女包教育,将来包分配。不能光让马儿跑,还要马儿不吃草不是。

所有负责火器制造,军械军资的官员,俸银一律提高五倍,有重大成就比如提高制造工艺,提升质量,加快制造速度,降低复杂度,提高性能,研发新品类且有实战意义的,按重大贡献奖一千两白银。例如火炮射击精度,射击距离,火铳的有效射程提高,等等。工匠们除了日常的工银足量按时不克扣外,按件算绩效工资,手艺精熟的工匠可以拿到十五两以上的工银,普通的也能拿到八两,这一下穷怕了的工匠眼都红了,你说没手艺那不可能,都是几代的手艺人,原来是一家人吃不饱穿不暖,过得跟叫花子似的,还不让干别的,孩子也没有出路。现在好了。朝廷提高了薪资待遇,温饱不愁了,还能小康,厂里还建立了大食堂,全家人都管饭,孩子还有专门的厂里的学校管着,有先生教认字,还有算学。毕了业包分配,成绩优异者还可以参加科举,这是匠人们几辈子都不敢想的事啊。

所以一下子什么兵杖局,军器局,包括所有国有大型制造业的工匠都被皇上的这道法令给惊呆了。再不是下九流了,工人阶级站起来了。

面对现在内外交困的局面,大力发动群众中蕴含的巨大能量才能应对。单单靠朝廷的力量已经不足以解决问题了。各地流民的根源在于粮食问题,现在气候异常,连年旱灾,多少农田颗粒无收,绝不是一句大力抓生产就能解决的。那么只能用宋朝的大招了。

王海第二道恩旨,旱灾严重的地方进行征兵,编练厢军!

(厢军。宋代驻州之镇兵。名为常备军,实是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机构的杂兵。主要来自招募,受州府和某些中央机关统管,总隶于侍卫马罕司、侍卫步车司。厢兵从事劳役大概包括:京城的东西八作司、牛羊司、御辇院、军器库、后苑造作所、后苑工匠、南北作坊、绫锦院、弓弩院、东西水磨务、东西窑务、御厨、御膳厨、法酒库、油库、醋库、布库等,以及开封府的步驿、马递铺(骑马递送文件)等。筑城、制作兵器、修路建桥、运粮垦荒以及官员的侍卫、迎送等。一般无训练、作战任务。有步军和马军两个兵种,编制分军、指挥、都3级,统兵官与禁军同,但地位,待遇较禁军为低)。

大海集团作为国企第一,龙头企业。现在有充足的财力来源,在西安,太原,保定,济南,徐州,成都,襄阳,宁波,等地成立国有大型保障性工厂企业。钢铁,纺织,制造业等能容纳大量人力的企业遍地开花,现在灾民只要有口吃的,工钱什么的象征性的发一些,主要是争取人口,你不稳定他们,就被流贼几个窝窝头就笼络去了。另外从在民众大量吸收青壮年为厢军后,家属也要安置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