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天启七年-第三十二章 激变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二章 激变(2 / 2)

在福王府之内的书房内,老福王正慵懒的嵌在圈椅里,为什么是嵌呢?因为啊,福王生活富裕,民脂民膏灌注之下,就一年比一年膨胀起来了。为了怕王爷们联合地方势力作乱,明后期皇帝规定,亲王们终生只能生活在王府里,若想出城遛遛弯,得专门派人千里迢迢向皇帝本人递出申请。如果没有皇帝的亲自许可,亲王连出城扫墓都不行。为了防止亲王们有串通的机会,皇帝又规定,亲王们终生不得相互见面,这就是著名的“二王不相见”。所以福王越来越胖,也是因为运动没法参与嘛,出不去啊。那出不去就只能靠囤积财富找幸福感了。

明代中叶之后,全国人均土地不断下降,而同时,皇族占有土地却迅速扩大。许多王府拥有的土地动辄万顷:景王、潞王在湖广等地庄田多达4万顷,福王庄田2万顷,桂王、惠王、瑞王的庄田各3万顷。吉王在长沙,有地七八十万亩,长沙、善化两县田地的40%也归吉王所有。河南全省土地,居然有一半归各王府所有。从明代中期开始,各地的长官惊慌地发现,他们本地的财政收入,已经不够供养居住在本地的皇族。比如山西地方财政收入为152万石,而山西王爷们每年消耗的俸禄为312万石。河南年财政收入为84万石,而需要供给王爷的是192万石。但是这就完了吗?远不止这点。

皇族往往与巨商相勾结,进行行业垄断。这些亲贵利用自己的关系,向朝廷要到特殊政策,转手批给商人,再从商人那里分得巨额利益。地方上所有最赚钱的行业,都被其垄断。许多地方的藩王利用特权,控制了当地的食盐销售。他们不顾百姓承受能力,任意抬高盐价,以致最底层的老百姓长年买不起盐吃。

福王正是靠着这些手段,“珠玉货赂山积”富甲天下。可是人的欲望哪里会有尽头呢?凭什么我就只能像被养在那啥里的那啥,为什么不能我的子孙也坐一坐紫禁城里的那把椅子呢?

有了钱就可以有人脉,有了人脉就可以做事情,福王坐镇洛阳府中,他的儿子,小福王,朱由崧就搞了个影武士,就是一个长得惟妙惟肖的“自己”留在府里,真正的自己则携万金四处拉关系,寻求机会,以求一逞,魏忠贤的余党与福王一拍即合,四处勾结对新皇上不满的力量结为党徒,比如晋商,比如江南海商,朝内勋贵,还有后金!

这次旱灾,其中自然少不了倒崇祯力量的推波助澜,什么囤积居奇,克扣粮饷,都是洒洒水啦,只要能给新皇帝添堵的,都干。

山西民变,旱灾肆虐半个天下,后金出兵扫荡皮岛外围,轻而易举的夺回了宣州城,当然毛文龙游击战出身,可绝不会和后金硬刚的,自然溜之大吉,但这些也的确是败了。

内外交困之下,王海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