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军来得虽快,还未占领封山县时,就被宋军打探到。他们收集了不少石头,城楼上有不少,在下面堆着的更多。他们就靠着这些石头,在几乎不露面的情况下,给金军造成不小的伤亡。
天色已落幕,战斗仍在继续。金军在护城河前留下不少尸体后,终于将几米宽的护城河填平。几十个金兵抱着一根比水桶还粗的攻城木,在盾牌的掩护下,顶着落石和飞箭冲过护城河。还未接触到城门,顶在中间的盾牌让开,一个抱着攻城木的金兵颤声大喊:
“石头,好大的石头。”
只见在中间的城跺上,立着几砘大石。最小的一砘大石也有大半个成人高,这些石头是由几十人抬着运上城楼的,完全已经超出了落石的范围。当他们的攻城木第一次撞击到城门,中间的三块大石,被人大力推下。
一块近人高的大石,刚好砸到攻城木上,并且将左右几个抬木的金兵覆盖。连惨叫声都没能发出,众人无法承受落石的巨力,攻城木被砸落在地,前端一截木被砸得皮开肉绽。一块有些圆的石头砸死两人后,借着冲击力又滚了一段距离,被滚中的金兵无人能幸免。
三块大石砸下,许多被砸中的人,都没来得及发出惨叫。在远处的术虎高琪也能看到,在城门口溅出一股股腥红的液体。砸中的人虽不多,对众金兵的心里影响不小。第一队攻城的士兵抱着攻城木就朝后面退,因为在他们头顶,又出现几块大石。
这种情况在四城楼都有发生,上面的将士砸了两三次后,终于没有出现巨石了,出现一些铁盾,护着一个个弓箭手,斜下瞄准城门前。
此时城门前已被大石头堵住,金军已经无法再正常撞击到城门。要想撞击到城门,就得派人去清除那些大石。根本不用看结果就能猜到,派人去清理那么大的石头,不知又要拿多少人命来填。
四面的金将都为难了,暂时放弃撞击城门。将弓箭兵退到离城墙四五十米远的地方,又回到初始时用箭攻击状态。快天亮时,术虎高琪实在忍不住了,下令通知攻城梯攻城。
六架攻城梯,冒着箭石架到左右。金军的速度很快,攻城梯架好后快速上人,一架攻城梯上了八九个人,顶在前方的炮灰发现,他们这架攻城梯上面的城跺,出现一块起码有两千斤的大石头。他们已经尝到石头的滋味,他大叫一声,顾不得再往上爬,转身就跳下城梯:
“小心,有大石头。”
这砘令人绝望的大石头,沿着攻城梯滚下,几个没来得及逃走的金兵,被大石一路碾压,滚出一路的血迹。
现在一些金将还可以接受,不知是不是宋军的石头不够,只有四架攻城梯被石头滚压。另外两架幸运的攻城梯,成功问鼎城楼。
“术将军,他们登上城楼了。”一个壮年金将惊喜大喊,在左边的一架攻城梯,一个中年士兵第一个冒出城头。大家还没高兴一会,中年士兵发出一阵绝望的声音,转身大喊:
“箭、弓箭。”
谁都没明白中年士兵这话的意思,很快明白了,中年士兵想退下去,头部被射中三箭,一头栽下城楼。
原本这些金军不会如此快登上城楼,翁成虎想试试他们从来没用过的攻城术。这套攻城术,大半是韩?搞出来的,赵丹和一些将领也有点功劳。当时韩?提出这些方法,大家看他都像看魔鬼。只是魔鬼搞出来的东西,毕竟没试验过,翁成虎故意放水,让他们上来一些。
在城楼的宋军虽少有人冒出脑袋,借助城楼上下的火光,在哪里安放的城梯瞒不过他们。在这些城梯上面的城楼上,站着二三十个手拿弓箭和超长枪的将士,第一个中年士兵还未来得及退下去,就被几箭轻松干掉。
在右边的一个年青士兵,第一个登上城楼。他虽面对的有弓箭兵,招呼他的不是弓箭,几把超长枪就放在城跺上,因为枪太长,拿枪的士兵并没有露出脑袋。他一露出来,这几把超长枪争先恐后刺向他,结果他直接被捅飞下城楼。
韩?还在京城练兵时,就开始研究攻守城。他带兵在外,对这一套有了更深的认识,逐渐加以完善,得到现在这套攻城法。
韩?说过,攻城攻的只是城楼和城门,只要将这两个地方护好,基本就不会有多少问题。敌军射上城楼的重弩,,直接射中人肯定会有死伤,吊射来的重弩,只要不是运气特别不好的人,伤都无法伤到他们。
根据掷物原理,吊射来的弓箭多数都没威胁。少数角度刁力道大的射中人能产生威胁,要是不露面用盾牌防御,这关也能过去。只有投石对他们的威胁最大,这次的金军可能是急行军的原因,没带投石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