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的人并没有多少惊讶,有些人甚至暗自换位思维,要是他们是赵扩,韩?帮他们打下天下,他们封韩?为并肩王都可以,让韩?和皇帝平起平坐。
最高兴的是赵丹,赵丹巴不得韩?升得越高越好。在宋朝不要说世袭王爷,就算世袭郡王都没有过。王倒有好几个,都是死后才被封的。要是韩?能封为世袭王爷,她们的子孙后代,就算不拼搏也无忧了。
韩?回到坐位,赵丹连她老爹现在说的话也没听,轻声对韩?说:
“我们收复中原后,就让父皇封你为王。消灭金国后,就让他封你为世袭王爷。大不了以后我们不要他的册封了。”
韩?笑了笑,赵丹嫁给他后,所想的全是为他着想,没有白疼赵丹。
第二个被请上去跪下的是王庆虎,赵扩说了不少好听的话:
“王爱卿能举义旗,为我大宋收复汴京要地,王爱卿当为首功。更难得的是王爱卿有一腔忠心报国的热血,能不畏金国淫威,不惜自身损失。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虽多,少有能与爱卿相比之人。今封爱卿为忠勇伯、明威将军。军队职务,再另行安排。”
赵扩现在对他以前做的一些事后悔了,他以前对那些降官的册封太高。不知是不是现在又长了一岁,感觉那些人的册封太不值得。现在他没有那样冲动了,要是在以前,王庆虎至少能封侯,现在只得封一个伯爵,正四品武将。
这些封赏对王庆虎来说已经很满意了:“臣多谢皇上隆恩,如此高的封赏,臣受之有愧。”
有没有愧,赵扩都没有收回封赏。王庆龙和王庆豹没能封爵,被封了个正六品将领。左长风的官职提了一级,从五品的宁远将军,提升到从四品的宣威将军。官职的提升虽不高,他被封了一个子爵,终于有了爵位。
这次册封的人远没有上次的多,赵扩多数册封的都是汴京卫的将领。一番册封完,赵扩正在吹他的安民政策,一个禁卫带着一个累得红光满面的年青人进来:
“微臣陆得寿拜见皇上,宁大帅已顺利收复沂州。”
“陆爱卿快快平身,赐坐,”这个好消息让赵扩很高兴,待陆得寿坐下,他说:
“听说在沂州有三万金军,宁爱卿是如何收复那里的?”
陆得寿不敢盯着赵扩,只好双眼看着他脚下的台阶回话:
“沂州一共有三万三千兵马,那里的守将莫诺浑率兵死守沂州。宁大帅打听到沂州缺粮,将沂州所有地方都占了。守在临沂没多久,有金军运粮队来。莫诺浑也知道消息了,不敢再守,派出大军去接应运粮队,被我军伏击到。俘杀两万六千多人,剩下的人逃离沂州。我军牺牲三千七百多人,受伤较重的有两千五百多人。”
几千的伤亡,搞定三万三千人的沂州。赵扩很满意:
“好好,现在宁爱卿他们大概在哪里?”
陆得寿想了想,摇头说:
“这个微臣不知道,微臣开始以为大军在归德府,跑了好几个州才追到大军。宁将军收复沂州,已经过去十一天时间了。”
这就是消息不通的麻烦,赵扩懒得再问,让陆得寿下去休息:
“如今宁爱卿攻下沂州,已经过去十一天的时间了,想必最新的情况不久会送到。我军攻的南京路,还有三个州没有拿下,山东西路那边,一座城池都还没攻。子健,你说我们如何走下一步?”
韩?最担心的就是宁慕白那边的沂州,现在金国的兵马已经不多了,在沂州就有三万多。宁慕白的兵力,只有七万五千人,现在沂州搞定,山东东路应该不会有任何问题了。
“我们在汴京的兵力,加上受伤的弟兄,大概有九万左右。南京路的三州简单,只需派一万五千人,就能横扫这三州。在汴京还要留三万,以应对金军可能到来的反扑。剩下的人,由儿臣带领,去收复山东西路。”
这样的安排赵扩很满意:“南京路剩下的三州,就由朕带兵去收复。子建带四万五千人,去收复山东西路。”
赵丹问韩?:“我们什么时候去攻山东西路?”
“明天一早出发,”韩?说完,赵丹已经站起来:
“明天一早出发,我们今天去劝劝俘虏的那六千多人。要是他们能降,我军又会多出六千多将士。”
现在赵丹劝降,已经不用与任何人商量。她离开后,司马然见大家一时没再说军事方面,劝赵扩:
“皇上,现在汴京已收复,京城还有许多大事等着皇上处理。我们没必要再留在这里,还得快快回去才是。”
“司马大人说得是,”周纶接道:
“前面三州,加起来可能都没有几千兵马,我们没必要为那些地方浪费时间。安排一员大将,带兵去收复即可。皇上收复汴京的愿望已实现,不可一直在外逗留,误了其它大事。”
一时间开劝的人不少,劝得赵扩的高兴劲都少了许多:
“众爱卿不必多言,待收复南京路后,再从长计议。”
赵扩搞的小朝廷,快下朝时,他们又接到一个喜讯:
“皇上,朝廷派来的四万厢军,和淮东那边的三万,已经聚集完毕。另河东南路那边的三万厢军,尚在征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