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陪同的邵保义说:“金国占领这里后,将这里作为行宫。有专人在此管理,损坏的地方也加以修缮。臣进去过,倒是没有怎么破坏。”
邵保义没有说虚,里面地上虽有点脏,宫苑楼台等等建筑一点没事。每座宫殿上面都有字,赵扩带着大家来到一座雄伟大气的宫殿前,看着上面的字激动说:
“文德殿,和朕在梦里的一样。朕终于来了,终于来到这里了。”
赵扩激动也就罢了,同来的文武官员也跟着激动。有些人当场就跪下,给这座文德殿跪下。只有韩?没什么表情,赵丹说:
“这么大的皇城,要是不搬来太可惜了。但要是搬来,又会离开临安。相公,不如我们以后搬来这里住。这里比较适合过热天,夏秋天在这里,春冬两季回临安?”
韩?笑了笑,要他选,他宁可在临安。南方的天气,怎么也要比北方好。
“以后再说吧!住在哪里都可以,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
大家进入文德殿,里面龙椅、龙柱等等全都在。那张龙椅上还搭了一块黄布,赵扩一把将黄布取开,堂而皇之坐在上面。韩?的脑袋有些痛,果然,同来的人纷纷朝赵扩跪下。韩?一家也自然不例外,齐声高歌:
“臣拜见皇上。”
“众爱卿平身,”赵扩十分配合。大家起来后,司马然说:
“皇上带兵收复汴京,只凭此功绩,就不在历代先皇之下。臣奏请皇上,可做一块收复汴京的碑文,立于宫城外。不但可以留着纪念,还可以警示后人。以江山社稷为重,国事为重。不可贪图享乐,使江山社稷有失。”
“准司马爱卿所奏,”现在只要是说赵扩收复京城这方面的,赵扩都会同意。
“此文朕定要花心思撰写好,刻于碑上永世相传。”
韩?也觉得这主意不错,他现在已知道这个叫司马然的大臣,平时很低调,司马然的祖上是北宋名臣司马光,难怪他两年前说司马光砸瓮的故事,司马然的脸色十分不好。
有了司马然的献策,献策的人就多了,武将也来掺一脚。专门保护赵扩的禁卫军将领曾先照说:
“皇上,可在汴京也建一个忠烈陵园。收复中原牺牲的将士,送到临安有些不便。在这里建一个,更方便那些牺牲的将士。”
大家听到这个建议都呆住了,这个叫曾先照的禁卫军将领,长也五大三粗,武艺虽比不过已去冲锋陷阵的曹云鹏,也有半神级的实力。就是没多少墨水,在韩?看来,这个建议是好,就是说的话不怎么样。一个中年文官说:
“在汴京也建一个忠烈陵园,虽方便运送牺牲将士的尸体,对那些将士的家人就不方便了。我们的将士,多数是南方人。每次祭拜要来这里?那些将士家属只怕会有说词。”
赵丹想到被她忽悠的那些人,插嘴进来:
“我看可以在这里建一个,我军中现在北方的将士也不少了。以后南方的将士葬在临安,北方的将士就葬在这里。这样对南北两边的人都方便,他们的家属一定会同意。”
这个主意不错,赵扩很自然看向韩?:
“子健以为如何?”
老婆同意的,韩?哪会反对:
“可以这样做,以后祭祀的一应规矩南北都不可少。每年祭祀时,朝廷要派皇子或是重臣来此主持,给予足够的尊重。”
“这个自然,”韩?同意后,赵扩没再征求谁的意见,拍板决定:
“此事就这么定了,就在这里建一个忠烈陵园。这里的文武官员,着朝廷快点选出来,早点将此事办成。”
大事说完,赵扩又仿佛回到了小孩时代,像在过家家似的。只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十分享受这种感觉。坐在龙椅上yy了一会,起身看看这里,摸摸那里。在这里待了一会,郑伦从外面跑进来:
“皇上,汴京城中的许多百姓,想在宫城外拜见皇上。臣实在阻拦不住,皇上看?”
赵扩可能yy久了,智力也有些受影响,不解问:
“郑爱卿,他们有何事要见朕?”
郑安脸上满是欢喜,只看他的脸色,韩?就猜到是怎么回事了。郑安说:
“皇上,那些百姓全是我大宋遗民。今皇上带兵收复京城,他们全都非常高兴。想向皇上说声感谢,也想瞻仰一下圣颜,还想向皇上说些心里话。总之他们要见皇上有很多理由,臣请皇上出去见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