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我胡说,你们也知道我大宋有能医治天下人的酒精,有能暖天下人的棉花。今年又种上了能饱天下人的土豆。还不说琉璃、水泥这些对百姓大有好处的东西。我们收复的颖州、徐州等地,今年和明年的赋税全免。这些都可以看出,我大宋对于百姓的态度。为金之民和为宋之民谁更好,只要不是心盲眼瞎之人,都会有一个正确的选择。”
韩?的话刚说完,长明和李纯稀几人已拿着盾冲到韩?一家人的前方。三支重弩从城楼上射来,只有一支射到长明的铁盾上。
这种场合,大家一般都用铁盾保护韩?,那东西比武器更管用。赵丹见他们竟然搞偷袭,气得玉脸通红,开始安排:
“我负责城东,姐姐负责城北,吴姐姐负责城西,我们攻城。”
大家都是韩?以前的手下,已经见怪不怪了。正准备去执行赵丹的任务,韩?说:
“暂时不用攻城,等等看。”
怪韩?自己没说清楚,赵丹瞪着他:
“你还等什么?”
“等龙将军他们,看他们能不能抓住李宗望等人。”韩?说完不忘劝道:
“反正他们已经被我军包围,就等等看。要是下午还等不到龙将军来,我们就开始攻城。”
……
夏天的炎热已经离去,秋天来临。西风初起,还未吹黄树叶。在一条大道旁边,有一片树叶还很茂盛的树林。一队人马从大道驰来,停在大道和树林中。
“爹爹,前方再走一段距离,就能离开归德府的地盘。那些宋军现在怕是还未到归德府,绝对不可能追来。”
说话之人是个中等身材、长得粉头白脸、不像武将的年青金将。他说话的对象,是个身材修长、长着一缀美须、五官很端正的中年金将。中年金将举起一只水袋喝了几口水,长长出了口气说:
“按行程来算,他们的大军应该还未赶到府城。我只担心回去后,朝廷那关不好过。”
“有什么不好过的?”年青金将毫不在意:
“我们并不是弃城逃走,济县那边发现大量宋军奸细,爹爹带兵去清剿有什么不对?解决掉那里的宋军奸细后,我们要回归德府,发现那里已经被宋军占领。宋军势大,我们只好撤退以保全实力。再说姐姐是贵妃,就算没什么借口,我们也不会有事的。”
中年金将就是归德府守将李宗望,年青金将是李宗望之子李明玉。两人别的本事没有,保命的本事不小。他们打探到韩?的大军已向归德府进发,李宗望和他的师爷想到一个办法。
李宗望让人传假消息,说归德府治下的济县,发现不少宋军奸细。这种大事,李宗望亲自出马很正常。于是李宗望父子带一营骑兵,去济县除奸,成功避开宋军攻城。他们则远走高飞,毫发无损脱身。到现在归德府不少人,还在相信他们真是来除奸了。
蔡州轮陷的消息,已经传到归德府,李宗望和不少官员,已将家眷遣送回家。在李宗望父子旁边还有两人,一个身穿灰衣、头戴文士帽的中年男子说:
“现在这种局势,一切事情还得小心为妙。现在我大金朝野大乱,这种时候娘娘也帮不上什么忙。其它倒没什么,要吩咐好这营骑兵,必须他们口风紧,我们才能无忧。”
这个中年男子是李宗望的师爷,叫方文山。方文山说完,另一个身穿盔甲的年青金将看了李明玉一眼:
“方先生放心,将军待我不薄,这次要不是将军,我还留在归德府守城。我与少将军又是知交好友,我保证,这些弟兄绝对不会出卖将军。”
这些话很好听,李宗望朝年青金将点点头:
“应兴我放心,你与明玉是知交,就是我的子侄。大家共同渡过这次难关,以后会好起来的。待回到京城,我会疏通关系,让我们大家都留在京城。”
“多谢将军,”年青金将叫陈应兴,陈应兴的感谢说完。大家又休息了一会,李宗望起身拍了拍屁股:
“这里不可久留,我们走。”
陈应兴站起来,朝四周的金兵喊道:
“大家上马,离开此地。”
陈应兴喊完,在大道后面一个年青金兵大喊:
“将军不好了,好多宋骑冲来了,大家快跑。”
大家被年青金兵的话惊呆了,还在发呆,从后面的大道传来一阵令人惊魂的马蹄声,将李宗望惊醒:
“大家快逃。”
李宗望四人跑到大道边,翻身上马,刚起动战马,从大道后面冲来不知多少身穿宋军服的骑兵,领头之人,是他们谁也不认识的龙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