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和刚才的几女一样,全呆住了。赵扩懒得问不知道的赵丹,看了眼韩?,知道韩?很宠他女儿。怕韩?还让赵丹说,问在他右边的毕再遇:
“毕爱卿,这是怎么回事?”
毕再遇没有韩?一家人的胆子大,老实将最后发生的事情说出,不忘加上感慨:
“臣和纥石烈子仁也算是老对手了,对他那些手下也比较了解。要不是亲眼所见,实在不敢相信,那些如此忠于金国的将领,会答应投我大宋。”
不止是毕再遇不敢相信,那天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许多人事后都没想明白,为什么那些金将会答应投宋?
听完毕再遇的话,赵丹不淡定了,抓住韩?的手:
“相公,你是如何劝通他们的?快教教我们。”
谢夕韵也很感兴趣:“我们在安丰,仅招降了两万一千几百人。相公连那些顽固的金将都能招降,按你的方法,招降那些金兵应该不会有问题吧!”
已经到了军营,众人跳下马,韩?对两个老婆说:
“那方法对将还不错,对兵就不怎么好了。等会再说,大家先去主营解解渴。”
在军营大门口内外,左右摆了一只只木桶,木桶上面用树叶覆盖着,放在阴凉处。他们走进军营,见一些士兵抬着一盆盆冰出来,有些士兵已开始将冰放在盆里。
“你们这里哪来的这么多冰?”赵丹问完,想到一些事情,问韩?:
“这里是不是有许多硝石?”
硝石制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韩?点点头:
“要不是有那么多的硝石,哪能制得出这么多冰。主营中的冰茶已经弄好,大家去那里喝。”
韩?安排得十分周到,在主营,左右各排了四排凳子。每排凳子前方都有一块大木板,以板为桌。木板上虽没铺什么布之类的东西,上面各有一个碗。茶没在碗里,在两旁已摆弄好的木桶里。任何人需要,随时可以去添。
只有主帅位才有一张案桌,桌子已用黄布铺垫。上面茶壶茶杯、文房四宝全都有。赵扩进来后,一点没客气,一屁股坐在主帅位上。大家各自灌了几大碗冰茶,终于将火退去。一个个又倒了一碗,挤坐在左右。赵扩说:
“众爱卿辛苦了,朕在来之前就猜到,你们应该已经收复了蔡州。却万万没想到,会是以这样的方式收复。虽牺牲的将士让人痛心,这种收复方式非常好,远远超出大家所期望的那样。那些降将在什么地方,朕想见见。”
赵扩一来就急不可耐想见众降将,韩?怕他没听懂,再次重申:
“父皇,那些降将是有条件的,必须先要占领他们的家乡后,他们才会投过来。”
“朕知道,他们能这样,已经不错了。”赵扩没有因条件而改变见众降将的想法,韩?没再阻止,但这里地盘太小,只好请他们到外面去。没过多久,一百多个降官降将带到。
“拜见宋皇。”
众降将还算懂礼,朝赵扩一拜,但没有跪下。赵扩没有介意,挥了挥手:
“大家不用多礼,你们的事,朕已听子健说了。人生在世,自当要保全家人,你们的条件朕理解。子健给你们的承诺,朕一定不会有任何意见。只是在这期间,你们要受些苦了。你们暂时会被送到临安,待家乡收复后,再出来为将。”
这些韩?已经说过,大家没有意见。一个中年将领站出来:
“听说徐州已被收复,臣刘伯礼家乡是徐州萧县人,愿投大宋,绝对背叛。”
原本有不少金官将家人也带来了,听到主力在安丰覆灭后,全都又将家人送回老家。但要是金国同意将投降的官员诛灭九族,有家人在也不行,其他亲戚也会遭殃。刘伯礼的家就在徐州,亲人全在老家,金国已经威胁不了他,所以他才会在这时候投过来。
赵扩大喜,他见苏慕毡如此恭敬,一来就见这些降官,有说服这些人的想法。一见面就有人相投,让他有了个样板可依。在一旁的韩?介绍:
“刘伯礼是原蔡州通判。”
“刘爱卿平身,”赵扩也不笨,他本想亲自上前去扶刘伯礼,前面有一百多人,大半是金将,文官只占了很少一部分,没敢冲动:
“刘爱卿能为一州通判,才学自不用说。爱卿是徐州人,如今徐州已被收复,朕就任爱卿为徐州知州如何?”
徐州是个大州,比蔡州要大要繁华得多。但徐州前面全是金国的地盘,金军随时都有可能打过来。刘伯礼有些为难,没敢接受赵扩的好意:
“臣才投大宋,不敢当此重任。臣愿携家去内地,为一地方官即可。”
赵扩没有想到刘伯礼考虑的难处,以为他是为了避嫌,很高兴:
“朕就任命你为右谏议大夫如何?”
右谏议大夫是从四品,又是在京城,这次刘伯礼没有拒绝了:
“多谢皇上,臣定不负圣望,为大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