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的消息更灵通,祝洪波见韩?对那一战的结果不是很了解,对他说:
“听湛将军说带着数十士兵突围出来,那一战死了一百二十多人,有八十几人是那些养马的百姓,四十人是士兵。”
“他带着数十士兵突围?”韩晃一脸不服气:
“我当时突围的时候,曾叫他一起突围。可他没听,身边聚了几十人像被吓傻了,他怎么能带兵突围?”
大家可能不知如何回答,暂时没人开口,韩?想到一事:
“祝大人说的湛将军突围,他们是不是骑着马突围的?”
祝洪波这个新官不错,为了破此案,他花费很多心思,打听到不少事:
“几天前,兴元府的高将军和湛将军都来了,我们一起去了草环山。路上我问过湛将军一些事,听说他率数十人突围时,被那些山贼追杀。迷了路,第二天下午才回到兴元府汇报情况。当时有那么多马,那些山贼应该是骑马追他们。他们要是没有马,不可能还能带着数十士兵逃离险地。”
这个消息让韩?很兴奋,连和那些山贼一战都不敢的人,会带着数十人突围?当时湛志高身边也只有几十人,照湛志高的意思,他几乎一个人都没损失。韩?现在已经知道,从瓦杂山到兴元府,骑马只要半天时间,他一天一夜才到兴元府报案?在湛志高的身上,有太多的问题无法解释。韩?问:
“湛将军现在在什么地方?”
祝洪波想了片刻回答:“几天前他跟着高将军一起回去了,他是重要的人证,想来现在应该在兴元府城。”
韩?站了起来,又慢慢坐下:
“随便弄些饭菜,我们吃了赶去兴元府。”
许知平知道韩?的身份后,比以前更积极,对韩?说:
“大人,我们对这一带非常熟悉,再怎么也不会迷路。我父子愿为大人带路。”
……
一座高大的城墙下方,有一扇近丈宽的大门。现在虽是清晨,进出的人不少。一队人马来到城门外,将过往的行人吸引住。
这队数十人的队伍,一个个身穿便服,加上座下的马匹也没什么稀罕之处。吸引大家眼睛提他们的眼睛,他们的眼睛谁也看不见,被一块黑色镜片遮住。这东西虽不犯法,要查犯法的人很不方便。脸型不清楚之人,除了乞丐外,一般都不得进城。所以他们来到城门口,一点不出大家意外,被城门口的士兵挡住。
“你们是什么人?脸上戴的什么东西?将它取下来。”
骑在前方的韩?还未开口,边上一个身材较胖的中年男子说:
“他们戴的是墨镜,也叫太阳镜。这东西现在在京城可火了,有银子也难买到。”
韩?朝给他解释的中年男子笑了笑,中年男子没说错,两个月前他们的墨镜出来后,引起了众人极大的兴趣,比以前琉璃才出来的时候还要抢手。赵曮兄弟俩在皇宫不敢戴,在外面经常戴着一副墨镜,像个小地痞似的。要是被赵扩看见,兄弟俩都会被训责。
很像后世,年纪大点的人,大都很反感戴墨镜。认为一个男子将五官遮住,是种很不礼貌的行为。女人要好些,现在也有些女人在街上蒙着面,戴着墨镜并不很招人闲话。
韩?戴这东西并不是赶潮流,他怕人认识来。戴个墨镜,要是再贴两片小胡须,一般的人都不认识他。见守城士兵仍不放行,只好将墨镜取下来,拿出金牛县开的路引,顺利进入城中。
兴元府城内做得很不错,左右各立有一块黑板。韩?来到左边黑板面前,上面一则悬赏将他吸引住:
“上月在瓦杂山发生大量官马被劫一事,谁若看到上千匹马,在我兴元府及周边出现,可到兴元府辖区任何衙门报官。一旦查实,确是被劫马匹,可赏银五百两。”
悬赏在这时候并不难见,一些被通缉的犯人,也会有悬赏捉拿。但兴元府能这样做,起码将这事当成一件大事来办,韩?比较满意。
原本祝洪波几个要来,有许知平父子在,韩?没让他们跟来。大家跑了一个晚上虽有些累,韩?心急,让许知平父子带着他们,来到兴元府衙门。
这次不用韩?吩咐,许文兄弟俩来到几个守门衙役面前:
“几个差大哥,你们进去通报一下,钦差辅国公要见谢知府。”
四个衙役的反应比金牛县两个同行更呆,一个中年衙役说:
“钦差?昨天晚上褒城的官兵来报,说钦差到了褒城。今天大清早,各位大人去褒城迎接钦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