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几十万人口,经过几次扩建,人虽多并不显挤。这里主街规划得不错,次街小巷多如枝岔,就算是京府衙门的官员,怕也不知道大小街巷加起来到底有多少。
次街也有等级之分,在一些繁华的地方,次街比那些州府的主街还大。在一条宽敞的次街,两边大院云集,多数院落被高墙隔断,前面都有一块大小不一的空地。就算外地来的陌生人也知道,在这里住的,多数是些大家人户。
在一幢门头较宽的两层商楼,一块“兰馨布衣楼”的招牌新如才装。四洞两开大窗,全装上了新在京城流行的琉璃窗。这条街虽也有琉璃装成的窗,但都是平开的窗户。这幢楼的窗子不是,全是推拉式的窗户。其它按道理说,平开的窗户优点还要多些。这种推拉式的窗户才在京城流行,完全就是赶时髦才这样装的。
在这座布衣楼二楼,仿佛是个技工学堂。二十几个正在缝布裁衣的女子四人一排,坐在一张小方桌前,全心投入各自忙活。站着的只有一人,比坐着的众女更忙,来回教导指点从未停歇。
曹春娘虽忙得额头冒汗,脸上却挂着喜色。上次她在公堂作完证,韩府就给她在这里租了一间商楼,让她先教好这二十几个学徒再开业。这些学徒都是些穷人家的女子,多少有些这方面的基础,并不难教。已经差不多了,再过几天就能正式开门营业。
一切都在朝好的方面发展,没想到传来韩?失踪的消息?这个打击不止是针对韩府,她心里的担心,不比韩府的人少。
原本这次她也想去寻找韩?,结果被管家韩桧劝住,只得在家空担心,连教这些学徒也很难提起精神。还好没让她担心多久,韩侂胄夫妇回来,传来韩?平安的消息。
这个消息解放了所有为韩?担心的人,为了弥补前些天耽搁的时间,原本每天只教三个时辰,曹春娘改为四个半时辰。大家吃住都在这里,还可以余些时间休息做其它事。心里的担心尽去,这种生活对她来说非但不枯燥,以后的日子,永远这样下去她也愿意。
不知不觉已过中午,屋内有些闷热,曹春娘正要将最后一扇窗推开,后面传来一道喊声:
“娘。”
曹春娘没有马上回过头来,将窗户推开后转身,见除了女儿,还有大丫的丫鬟梁春。她将跑过来的马芳牵到门口。不待她开口,马芳轻声说:
“娘,韩叔叔他们回来了,让你下午回去吃饭。”
“大人他们回来了?”曹春娘虽知道韩?应该在太上皇大寿之前赶回来,心里还是很激动。梁春说:
“回来了,大少爷和小姐她们都回来了。听说这次又查抄了不少赃银,今日在家休息,明天才上朝。夫人安排,今天府里的所有人都回去吃团圆饭。”
“好,我一定去。”曹春娘巴不得现在就回去,她抱起马芳:
“芳儿,以后叫大人不要叫叔叔,要叫少爷。”
曹春娘曾提出入籍韩府,因她是韩?带来的,吴氏不方便同意。吴氏可能是抱孙心切,对马芳特别好,马芳白天多数时间都留在韩府吴氏身边,下午吃过饭才送来这里。虽说吴氏以不耽搁曹春娘做事为由,曹春娘知道,对方很喜欢她的女儿。
这段时间马芳脸上的肉也多了些,一点没和韩府的人见外:
“奶奶说过,就叫韩叔叔。我就在这里陪娘,等会和娘一起回去。”
……
韩?回来了,在家里休息不提。赵丹带着一帮宫女禁卫回到皇宫,连祥宁宫也没回,打听到赵扩的下落,带着东西直奔养宁宫。
“皇爷爷,皇奶奶,父皇母后,我回来了。”
赵丹一进大殿就开喊,赵惇几人中断谈话,赵曮跑步迎向赵丹:
“姐姐,我们刚才还在说到你,皇爷爷后天大寿,猜到你这两天会赶回来。”
赵丹难得显示出一点当姐姐的爱心,摸了摸赵曮的头:
“这些天不见,曮弟又长高了一截。”
“瑞安,快过来母后看看。”韩可云将赵丹招过来,一家人打量她好一会,赵惇说:
“瑞安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
“是不一样了,”赵惇的皇妃潘夫人接道:
“变得开朗了,也变得更成熟了些。”
说的尽是好听的话,只有赵扩沉着脸,赵丹来到赵扩身边,挽住他的手:
“父皇,这次儿臣给你带来好多银子。”
赵丹仍是以前的性格,为了让家人惊喜,她没先派人来通知,大家还不知道她们在台州做的事。赵扩说: